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论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投资的规模、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的规模出现了大幅扩张,教育投资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政府教育投资比例持续下降。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出现了多年的下降和停滞,2000年仅达到2.87%,与4%的既定目标相距甚远,仅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财政教育经费的增速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家庭教育投资比例不断上升。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家庭支出的教育费用已经超过了政府投入;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支出的教育费用正接近政府投入。在家庭教育支出增长的结构中,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选择性支出增长迅速,非常突出,在部分地区和家庭中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教育费用;高等教育中的学杂费等基本教育支出增长很快。造成家庭教育支出快速增长的原因包括:教育费用分担机制不完善,教育重心上移,教育供给的规模和结构不适应教育需求,教育成本上升和教育乱收费的普遍存在等外部原因,以及家庭对教育的强烈需求等内在原因。家庭教育支出增长对家庭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短期内,由于强烈的教育需求刚性,教育支出增加会引起家庭消费的增加,从而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长期内,由于收入增长的限制和预期不稳定,家庭教育支出增长会产生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即期消费起了紧缩作用,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教育行业的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比较低,依靠增加教育消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从长期看并不划算。家庭教育支出增长对家庭承受能力提出了考验。经过对比发现,在各个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差距最大的表现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率比国外高出数十倍。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承担较高比例的教育费用,从整体上大大增加了家庭的教育负担。实际上,目前的教育负担水平已经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因此,需要参照国外家庭的负担水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家庭的教育负担率确定在合理的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教育经费和提高家庭对教育消费的承受能力的对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