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沼湿地是世界上最高产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河口海岸区域。蟹类作为盐沼湿地中重要的大型底栖动物类群,参与并影响多种生态系统过程,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是长江河口中、高潮滩的优势底栖动物之一,其种群数量大,分布较广,其食性与取食行为对盐沼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以及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具有很大影响。它们的摄食行为在改变盐沼沉积物环境、影响盐沼湿地底栖动物构成,以及改变盐沼植物生长与分布方面均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认识相手蟹科物种的取食特征,对了解其生态作用,以及盐沼湿地的生态过程,例如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分配以及盐沼植被的演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口典型盐沼湿地为研究区域,以无齿螳臂相手蟹为研究素材,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拟定采样方案与实验方法,在崇明岛周边潮间带区域选择5种典型植被分布区(北支芦苇、北支互花米草、北支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南支芦苇束尾草混合、南支落羽杉及林下草本植物)设置固定样点。对研究区域的无齿螳臂相手蟹、植物、沉积物样品进行季节性采集与分析。通过胃含物分析与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到无齿螳臂相手蟹食性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通过室内投喂实验以及对投喂植物的相关属性、蟹类自身属性、种间竞争等因素的分析,得出无齿螳臂相手蟹的取食偏好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综合野外样品分析结果与室内投喂实验结果得出无齿螳臂相手蟹的时空分异特征与相关影响因子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无齿螳臂相手蟹食性特征及时空分异无齿螳臂相手蟹在其生活史主要阶段都是以植物叶片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取食沉积物及生境内底栖动物。可以认为其是杂食性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的食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其取食率、胃含物组成在不同生境下、不同季节中均有差异。芦苇样地无齿螳臂相手蟹的食物主要来源包括芦苇叶片和沉积物,也会取食生境中的螺类,如中华拟蟹守螺;芦苇互花米草混合样地的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其中无齿螳臂相手蟹的食源为芦苇叶片、互花米草新鲜叶片、沉积物及堇拟沼螺;互花米草样地的无齿螳臂相手蟹主要为互花米草新鲜叶片、沉积物及堇拟沼螺;在芦苇束尾草混合样地中无齿螳臂相手蟹的主要食源是沉积物与芦苇及束尾草叶片,也会取食生境内的堇拟沼螺;落羽杉及林下草本样地中无齿螳臂相手蟹的主要食源为芦苇叶片、沉积物及堇拟沼螺。春季和夏季,无齿螳臂相手蟹的取食强度较大,秋季的取食强度小,春季无齿螳臂相手蟹胃含物中沉积物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季节,秋季胃含物中植物碎屑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季节。不同生境间也存在差异,尤其南支和北支的生境差异明显。二、无齿螳臂相手蟹取食偏好特征投喂实验的结果表明无齿螳臂相手蟹偏好取食螺肉,而且对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确存在一定的取食偏好。不同类型的叶片性状上存在差异,如叶片的大小、状态、韧性、营养成份以及一些化学成份等会影响叶片的适口度,导致蟹类对不同食物产生取食偏好。不同生境内分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其取食偏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无齿螳臂相手蟹对不同食物表现出了一定的取食偏好,可以认为无齿螳臂相手蟹所栖息的小生境也会对其取食造成影响,这可能与生境中不同食物的丰度及可获得性有关。同时,在不同季节无齿螳臂相手蟹的取食偏好也是变化的。其取食偏好特征具体表现为:春季,来自互花米草生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取食偏好,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植物,偏好并不显著;来自其他四种生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均取食互花米草较多。秋季,来自互花米草、芦苇以及互花米草芦苇混合生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均对互花米草叶片存在取食偏好,而来自落羽杉及林下草本生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取食较多,来自芦苇束尾草混合生境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对芦苇存在显著的取食偏好。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无齿螳臂相手蟹取食偏好的判定需要依据特定的情况,不仅要考虑不同季节其取食偏好的变化,也要考虑其所处栖息地对食性的驯化。三、影响无齿螳臂相手蟹食性的因子通过对无齿螳臂相手蟹食性的相关影响因子的研究发现,无齿螳臂相手蟹的食性受很多因素影响,不仅受螃蟹自身因素(头胸甲宽、螯高)的影响,也受到食物自身因素的影响(植物的韧性、含水率);同时,在一定程度,其食性也受到种间竞争的影响。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无齿螳臂相手蟹是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杂食动物,它的食性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其也具有一定的取食偏好,季节和栖息地类型是影响其取食偏好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利用生物手段管理和保护盐沼湿地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