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清末教育改革研究(1901-1911)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首先对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启动等概念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清末教育改革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观点。 然后对清末教育改革的现代化的三个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制度化主要体现在颁布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废除了长达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教育行政机构改革是制度化的进一步延伸,因为新学制确立,旧制度废除后,教育改革的中心就转移到了教育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上来,这些使命是由教育行政机构来承担的。普及化包括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女子教育。实用化体现在提倡实用精神、发展实业教育等方面。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清末教育改革的得与失做了分析。在积极方面,清末教育改革起到了承上启下,壮大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等作用。同时清末教育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明显的封建残余痕迹;官本位的教育体系去之犹存;学堂发展畸形化等。 通过对清末教育的考察,可以得到如下认识:清末教育改革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也是参与教育改革的各个阶层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且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其他文献
青海建省是我国行政区划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经过不同群体呼吁,历经二十余载,终于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现了。青海之所以议设行省是由边疆危机引起,但这并不是青海建省的全部原
学位
摘 要:研究了振动电机不同旋转组合对造型振动台运动特性的影响,应用Solid Works软件对造型振动台进行三维建模,运用虚拟样机分析软件对该条件下振动台进行仿真,最后分析了仿真结果,为振动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铸造振动设备 运动特性 仿真  一、双电机振动台的工作原理和仿真参数  (一)工作原理  双电机振动台即两台振动电机来提供激振力。它通过控制两个电机的转动和停止及两个振动电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