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罗斯福新政”以来,采用财政支出政策应对经济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就采取了“4万亿”的财政支出计划。从目前情况来看,该计划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推迟,这种政策的不良后果也在慢慢显现。
首先,经济低迷期的大规模财政支出会对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使得税务部门在经济低迷时期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居民的税收负担。
其次,大规模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短期来看,这种支出会通过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拉动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回暖。但从长期来看,基础设施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总产能的提高。经济危机产生的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如果社会总需求不能同比增长,这种产能的提高在长期不仅无法缓解经济危机,反而会加大供需的失衡。
第三,大规模的财政支出计划引起“国进民退”。4万亿投资计划中,绝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投资项目,包括相当大比例的基建项目和工业投资项目,近90%的项目被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民营企业几无参与;社会资源向国有企业的倾斜,引起了新一轮的“国进民退”。30年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民营经济的崛起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因为之一。“国进民退”不仅会大量压缩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更有甚者,它会强化目前部门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固化垄断利益,加大社会不平等程度,为改革深入平添阻力。
这些不良后果表明,单纯凭借财政支出政策拉动经济不是一个可行的长期策略。要想实现经济的复苏与持续增长,财政支出必须能够拉动私人投资的增长。
财政支出计划必须拉动后续的私人投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条价值判断展开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在长期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现实中的传导路径。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合理的对策,使得财政支出能够有效地拉动私人投资。
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概括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系统全面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对本文研究中涉及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简单介绍,这主要包括IS-LM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李嘉图关于国债的相关理论。
第三部分,财政支出影响私人投资的总体效应。采用时间序列方法,从财政支出总量和支出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支出在不同时间区间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发现财政支出在短期内会挤出私人投资,而在长期内会挤入私人投资。
第四部分,挤出效应与现实传导路径.基于中国经济的考察。结合财政支出资金募集方式、财政支出结构,讨论财政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税收-投资成本路径、利率路径、可贷资金路径。采用计量方法对利率路径、可贷资金路径的挤出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发行可贷资金路径的挤出效应明显而利率路径的挤出效应微弱。通过对中国现实的考察,发现利率路径挤出效应微弱的因为有两点:第一,充足的货币发行量抵消了财政支出对货币供给带来的影响。第二,我国现行的利率决定机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财政支出对实际利率的影响。可贷资金路径挤出效应明显的因为在于:第一,地方政府的大规模融资挤占了银行可贷资金。第二,私人投资在信用、项目、风险方面的劣势使得商业银行偏好贷款给政府项目,而不愿意对私人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第五部分,挤入效应与现实传导路径-基于中国经济的考察。从全要素生产率途径和居民消费路径两方面考察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从全要素生产率路径来看,财政支出通过这条路径拉动私人投资主要是通过两条渠道:第一,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建设,打破了长期内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各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协调,资本要素不会因为其他要素投入不足而无法获得相应回报,从而拉动私人投资。第二,财政资金用于科学教育,提升了国家的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得等量要素投入因为技术进步能获得更多的产出,资本要素能够获得更多的回报,从而拉动私人投资。通过考察1981-2007年的相关数据,发现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全要素路径拉动私人投资,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从居民消费路径来看,财政支出拉动私人投资主要通过3条渠道:第一,财政支出使得居民当前收入增加。第二,财政支出使得居民预期收入增加。第三,财政支出使得居民预期支出减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其消费行为受财政支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从计量分析的结果看,农村消费者受到当前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城镇消费者,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多地受到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影响。
第六部分,财政支出拉动私人投资的政策建议。从缩小挤出效应、扩大挤入效应两方面就财政支出如何拉动私人投资提出政策建议。从缩小挤出效应方面来看,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完善现行的税制,使其能够更好地对私人投资产生激励作用。第二,要减少商业银行对私人投资的惜贷行为。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减少私人投资领域的行政限制、完善对私人投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建立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从扩大挤入效应方面来看,要从几方面入手:第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现行税制,一方面使其能够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使资本要素获得应有回报,从而拉动私人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资本要素的回报率。第二,通过财税政策从增加居民当前收入、提升居民预期收入、减少居民预期支出等方面来刺激居民消费,从而拉动私人投资。
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在传导路径分析部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利率机制,而是从多个路径考察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特别是从商业银行行为角度考察投资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
2、将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传导路径的研究细化,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路径下财政投资影响私人投资的具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
3、深入发掘不同路径中,造成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不同影响的制度因素,对其进行分析,系统提出财政支出有效拉动私人投资的政策建议。
下一步,论文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将研究深入:
1、从研究广度方面看,一方面可以拓展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的传导路径,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本文只探讨其中较为重要的几条路径;另一方面可以将区域差异因素引入到分析中。财政政策在不同地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如何将这种差异引入到现有研究,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2、从研究深度来看,一方面要对税收-投资成本路径进一步研究。本文虽然对这一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但是由于相关数据缺乏,没有用计量方法分析税收对私人投资主体的影响,只是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更深入的考察。本文虽然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但由于相关数据的缺少,无法直接验证,只是采用了间接指标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