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第一,运用规制理论,对食品安全规制体系的主体、客体、工具及目标进行综述研究,对经济性规制的信用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第二,介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现状及部分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演进,并比较分析中外各国信用制度的特点。第三,通过对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信用状况的调查,进行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的实证研究。第四,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制度的框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本课题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性规制工具的信用方面研究入手,分析对比各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的演进以及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现状。2.运用问卷调查法,实证探究我国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信用现状与问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80个品牌的240名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食品安全知识、信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特别重视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纷纷建立了以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和食品标签管理体系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并且对食品的卫生标准和食品标签的要求有非常详细的规定。(2)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不断探索进步,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着从业人员学历低,食品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生存时间不长、培训开展不到位等问题。(2)将知识部分问卷得分转化为百分制后,及格人数69人,占总人数的34.8%;不及格129人,占65.2%。经检验,不同从业时间、学历、企业生存时间和接受培训情况的被调查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企业规模其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食品企业对其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还未制度化,对食品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存在漏洞。(4)影响食品企业行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差,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不高。研究结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八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框架:要建设有部门协调机制和专家队伍的工作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的信用管理的文本体系,建设以确保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重点的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和查询披露系统,规范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推动诚信等级评价的评价体系,食品工业重点行业企业建立内部失信举报制度的自律机制,宣传和文化建设方面,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文化培训。加快诚信奖惩机制建设,对诚信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