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逐年上升,亦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临床确诊时约有80%的患者已达晚期。在其治疗中,化疗仍扮演重要角色,但同一方案化疗使用>3个周期时,临床疗效多为无变化(SD)或进展(PD),提示耐药是肺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往往导致治疗失败。20世纪70年代初,Folkman提出了关于肿瘤依赖于血管发生的假设:早期肿瘤不依赖血管供养,但当瘤块直径>1~2mm时,即可分泌各种肿瘤血管发生因子(Tumor angiogenesis factor TAF)、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在瘤块内形成新的毛细血管、保证肿瘤继续生长、特别是向远方转移。因此,抑制肿瘤形成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发现的抑制血管生长因子主要有:干扰素、白介素12、白介素18、血小板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反应素、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及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等。其中O‘Reilly等发现的Endostatin较为理想,它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形成新生血管。由于其靶细胞是基因型相对稳定的血管内皮细胞,很少发生变异,Endostatin不易诱发耐药。此外,Endostatin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还具协同作用。由于Endostatin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广阔、更有希望的前景,许多国内、外学者尝试将其用于临床治疗。但迄今为止,对它的研究仍刚刚起步、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主要包括:(1)Endostatin抗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细节是什么、这种作用能否转化为活体中的抗肿瘤转移效果?(2)除血管内皮细胞外,Endostatin对肿瘤细胞有无直接效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细胞和实验动物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报告如下:目的:(1)观察Endostatin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直接作用、并与化疗药物顺铂(DDP)的作用进行了比较。(2)观察Endostafin对肺癌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荷高转移肺癌细胞之小鼠经Endostatin和化疗药物DDP作用后瘤体生长情况(抑瘤率)以及原接种及肺转移之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肺转移发生数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性。(2)通过细胞实验观察Endostatin及DDP对人肺癌细胞株Calu-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与抑制率,并比较各种药物及各剂量作用间的差别。结果:(1)动物实验观察证实:接种高转移肺癌细胞之小鼠经Endostatin作用后,抑瘤率DDP组为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00ug组和300ug组次之;200ug+DDP组再次;200ug组抑瘤作用最弱;原接种处之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明显降低(P<0.05),微血管密度(MVD)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转移灶之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均明显降低(P均<0.05)、肺转移发生亦同时降低,各观察指标间具有正相关性。(2)Endostatin可以直接抑制Calu-6肺癌细胞生长,其抑制作用表现出时间依赖性而并未表现出剂量强度依赖性、且其作用弱于DDP。但并未观察到Endostatin可以造成Calu-6肺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的改变和明显的凋亡现象。结论:(1)Endostatin可降低原位移植瘤中的VEGF及转移瘤中的VEGF和MVD、抑制远方转移;(2)Endostatin可以直接抑制Calu-6肺癌细胞生长,其作用强度有时间依赖性而无明显剂量依赖性,但不如DDP强烈。创新点:(1)首次报告Endostatin可直接抑制Calu-6肺癌细胞增殖、抑制活体内的肿瘤生长,其作用强度有时间依赖性而无剂量依赖性。(2)首次验证经Endostatin作用后实验动物的原位移植及转移瘤中的VEGF、MVD及其与转移发生间的关系(即Endostatin对转移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