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远期疗效,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药理论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专家门诊就诊,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型患者76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临床症状总积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柴胡10g、枳实10g、厚朴10g、陈皮10g、砂仁10g、黄连6g、吴茱萸3g、蒲公英10g、郁金10g、佛手10g、香橼皮10g、延胡索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6g),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餐后温服,每次150ml-200ml。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日,分早晚餐前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次,2次/日,分早晚餐前口服。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8周,每2周复诊1次,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胃镜检查,1次安全性观察指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治疗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茶、咖啡,控制烟酒,睡前不进食,进食后不立即卧床,床头调高10-15cm,调畅情志。避免服用与本病相关的其他治疗药物。3.参照《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深圳)》确定主要临床症状以及量化分级评分标准。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或灼热感、腹部胀满、口干、口苦、嗳气、胃脘部嘈杂易饥、情志异常)的积分情况。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黏膜情况。疗程结束6个月后随访,了解病情的复发情况。4.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6个月后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单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在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或灼热感、腹部胀满、嗳气、情志异常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口干、口苦、胃脘部嘈杂易饥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两组比较(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3.治疗后经胃镜检查显示,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86.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91.9%。两组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黏膜愈合与对照组疗效相当。4.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9%,对照组复发率21.2%,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当,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药治疗组在改善某些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异常情志以及远期疗效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是一种相对安全、价格合理和实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