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科技园作为发展高科技和创新产业的重要孵化基地,是世界各国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各地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多元化快速增长的特征,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实现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发展经验,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结构改革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的不断蔓延,这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明显标志。虽然我国各地,各种类型的高校及其集中的区域建立了规模、功能不一,特色不同的各类科技产业园、创业基地等科技园区,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输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整体上来说,世界级的园区还是很少的,在发展速度、发展的持续性、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大学科技园存在建设只停留在硬件建设上面,其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为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的功能定位尚不明确;另一方面,从高校对其管理体制的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问题,很多科技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知识产权保障的的落实尚不完备等等。这些给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及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带来阻力与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的不同类型,然后从大学科技园管理的主体、特点和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督体制等为切入点对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不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2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综合孵化基金额度,已有的场地面积,本年度在孵的企业数量和累积毕业企业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其产出与投入的综合效率值进行估算,找出这些大学科技园现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找出适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管理模式;最后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从服务模式,资本运营,融资模式和知识产权平台的建设等方面来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与路径,并且通过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