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商务合作的制衡效应来实现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目标的活动。商务外交的范畴包括国内外政府、企业、利益集团、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在内的各利益方就与贸易和投资有关的政策制订而进行的多重博弈和合作。当今各主要发达国家正通过商务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推行实现其全球战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应重视商务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商务外交框架的构建。面对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而行业协会的作用并不仅仅体现于应对贸易摩擦中,其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在商务外交战略框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运用整体和长远思维,通过建设商务外交机制来发展行业协会。本文试图从商务外交的新视角来研究行业协会的作用机制,检验中国目前的行业组织程度和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并比较借鉴国外典型的几种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制度,探讨构建我国行业协会的商务外交机制的框架。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背景,并简要地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和文献综评,综述了商务外交理论、集体行动的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评。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商务外交框架中行业协会与商务外交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行业协会对业内企业进行行业自律同时代表并维护行业利益,通过向本国政府施压从而对本国贸易政策以及他国贸易政策乃至国际贸易体制规范的制订施加影响,对外组织集体行动实施交流合作并协调贸易冲突等。在第四部分作者利用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检验了在中国39个行业是否组织了起来及其对贸易政策的影响。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创新部分。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行业组织集体行动对贸易决策施加影响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在被检验的39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显示有这种集体行动存在,这些行业多为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行业或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拥有政府资源的行业;但是,总体而言,行业利益相比于社会福利在政府目标函数中所占的权重还是比较低的。第五部分检视了中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行业协会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完善行业协会的治理机制,提供“选择性激励”和可置信承诺,从而有效地组织集体行动是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基础。第六部分比较分析了以美国、法国、日本为代表的三种行业组织发展模式,认为社会合法性强、参政能力强、服务性强和高度自治是国外行业协会最值得借鉴之处,其中日本和法国的行业协会模式对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具有更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七部分主要从行业协会对政府、对业内企业、对国外商务外交主体和协会与协会之间四方面探讨了下阶段中国行业协会商务外交机制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