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后,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维。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认真研究提高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操作性优的提高县域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战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非参数DEA方法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分别对陕南地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以及陕西全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增长核算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判断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且从陕南、关中、陕北以及陕西全省四个层次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再次,在构建模型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支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医疗卫生投入等因素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0年间陕西省县域经济TFP年均增长率为7.6%,且其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增长,而考察期内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从时间趋势来看,2001-2010年间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呈现下滑趋势。从地区差别来看,陕北地区县域经济增长质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大体相当,且和全省平均水平相近。(2)2001-2010年间陕西省县域经济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35%,总体上来看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个别县域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该类县域占比很少,仅占陕西省全部县域的16%。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县域包括:延川县、府谷县、石泉县、神木县、吴起县、凤翔县、宁陕县、靖边县、安塞县、定边县、米脂县、西乡县和高陵县。从地区差异来看,虽然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小于50%,都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但是陕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较高,且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而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远逊于陕北地区,且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3)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以及医疗卫生投入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财政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提高具有抑制作用。(4)提出了加快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对策建议。促进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着力提高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稳步保持陕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实现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县域金融支持等。本文对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能够丰富和扩展现有经济增长理论,能够为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撑,而且对陕西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能够为陕西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