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钛酸钡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制备纳米多孔钛酸钡(p-BaTiO3)粉体出发,选择Ag、 Ni和C作为导体并将其负载到p-BaTiO3颗粒表面,并与PVDF复合制备出多种复合材料,制备高储能密度的BaTiO3/PVDF复合材料。利用先进测量手段对p-BaTiO3粉体和BaTiO3/PVDF复合材料进行形貌表征、相态分析以及性能测量。其中在p-BaTiO3上负载7vol% Ni颗粒后成功地制备了储能密度达到4.89J/cm3的Ni@BaTiO3/PVDF复合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P123为模板剂,在100nm实心BaTiO3表面上包覆了一层多孔BaTiO3,研究了模板剂P123用量、溶液pH及反应物添加顺序对制备的多孔BaTiO3粉体的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具有一定孔径和比表面积的p-BaTiO3的较优工艺条件,当P123为3 wt%、反应溶液pH为3-4及100nm BaTiO3乙醇溶液加入到原料液的添加方式,制备出了粒径为120nm,孔径为22.4nm且分散较均匀的p-BaTiO3。将制备的p-BaTi03与PVDF复合后,发现BaTi03/PVDF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有所提高。随着p-BaTi03的含量从0%逐渐增大10%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从7.5逐渐增大至16.7,击穿场强先逐渐增大后又开始减小,击穿场强最大为271 kV/mm,此时p-BaTi03的加入量为3 vol%。当加入7 vol%p-BaTi03颗粒时储能密度最大为3.83 J/cm3。复合材料储能密度提高的机理是p-BaTi03较大的比表面积诱导PVDF结晶相态发生改变,形成了PVDF的p相。采用浸渍法结合还原处理制备了在p-BaTiO3表面上负载有3 vol%Ag颗粒的Ag@BT颗粒,Ag颗粒的粒径在10-15nm之间。研究了Ag@BT颗粒的添加量分别为0%、3%、5%、7%和10vol%的Ag@BT/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增加Ag@BT颗粒体积含量,介电常数逐渐增大,最大为24.2;击穿场强先增大后减小。以添加3vol%的Ag@BT颗粒时材料的击穿场强最大为263kV/mm,此时材料的储能密度为4.34J/cm3。采用浸渍法结合还原处理还制备了Ni含量为7%的Ni@BT颗粒。研究了Ni@BT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0%、3%、5%、7%、10%的Ni@BT/PVDF复合材料性能。增大Ni@BT颗粒含量,复合材料介电性能逐渐增大,最大介电常数为20.2。击穿场强也是先逐渐增大后减小,击穿场强最大为305 kV/mm,此时加入Ni@BT颗粒为3vol%。当Ni@BT颗粒体积分数为5%时储能密度最大,为4.89J/cm3。采用共沸蒸馏法制备了C含量5 vol%的C@BT颗粒。加入10 vol%C@BT颗粒时,介电常数最大为19.2;加入3 vol%C@BT颗粒时,击穿场强最大为272kV/mm;加入7 vol%复合材料的最大储能密度是4.26J/cm3。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旋液环流式液固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以丙烯腈催化剂粉末—水为实验物系,在入口流速为3~7m/s、分流比为0.04~0.18的实验条件下,测试了四种不同结构尺寸分离器的压降、除砂
  目的:研究舌鳞癌舌淋巴结的发生率、转移率及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关系。探讨连续整块切除治疗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行舌、口底、
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在环境修复和能源问题上都具有巨大潜力的新技术。目前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iO2、ZnO等紫外光响应的半导体材料上,但是这些材料的太阳光的利用率偏低,光催化活性较差,因此寻找新型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剂是光催化技术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两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Ta3N5和Ag3PO4进行实验研究,这两种材料都具有较窄的禁带宽度,可见光吸收范围较大,光催化活性较强等特点。通过水热法,
学位
本研究利用tri5特征性引物对分离自包括空气、饲料、土壤、积尘和饮用水在内的鸡舍环境基质中的镰孢菌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来快速筛选产毒镰孢菌,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tr
  目的:观察和研究常规剂量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TPF 方案),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诱导化疗以后出现的达到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自2006-2012 年
会议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地球上广泛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微生物对矿物的风化作用、成矿作用以及矿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是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目的 研究口腔癌转移到下颌下腺的发生率,以及下颌下腺中淋巴结的发生率,从而探索在早期口腔癌颈清扫病例中保留同侧下颌下腺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