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椎管内放置聚氨酯压块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模型,探讨SEP在该模型相应时间点与病理变化相关性。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依次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I组,n=48),其中实验组大鼠行颈6节段椎板切除,暴露脊髓,并将可膨胀高分子材料放置于颈5节段椎管内左后方侧,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模型;对照组中大鼠仅切除颈6节段椎板。在成功建立模型后第1天、2天、3天、7天、10天、14天、21天、28天,分别记录相应时间节点大鼠的BBB评分、SEP信号及脊髓损伤病理变化,并分别记录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将对照组设为I组。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将SEP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数据,通过HE染色观察受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细胞凋亡与压迫时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免疫组化检测GFAP蛋白在压迫脊髓节段中的表达。结果:1.BBB评分:大鼠建模后至术后第3天期间,单侧(左)前肢活动严重受限,步态异常,术后第3天(C组)BBB评分最低,术后第3天组(C组)与7天组(D组)存在统计学差异,随后实验组(A-H组)中大鼠评分逐渐增高,术后10天(E组)进入平台期时,行为学评分接近对照组(I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SEP信号:实验组(A-H组)中大鼠SEP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信号波幅值降低、潜伏期延长,其中术后14天组(F组)尤为显著,与E组、G组及I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随着压迫时间延长SEP信号曲线幅值升高,潜伏期缩短,波形逐渐稳定,进入平台期,但未能恢复至正常形态;3.HE染色:所有实验组显微镜下可见脊髓受压处白质疏松,出现疏网状改变,部分可见脱髓鞘改变;神经细胞受压水肿;所有实验组中标本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还可观察到胶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肿大,小胶质细胞大量增生并包绕神经细胞的现象,其中术后1、2、3天组(A-C组)脊髓标本中可见明显脊髓水肿、液化,术后7天组中可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出血坏死,数量减少,大量空泡形成;4.TUNEL染色:观察到大鼠术后实验组中凋亡神经元阳性细胞计数逐渐增多,于术后14天(F组)达到峰值,并稳定在该水平,其与术后7天组(D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术后21天组(G组)及28天组(H组)计数无明显差别;5.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组术后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其特征表现为GFA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及形态学变化,GFAP细胞计数达到峰值,与术后14天组(F组)及对照组(I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8天组(H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通过实验证明,BBB评分:大鼠慢性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术后3天内评分降低显著,是聚氨酯压块快速膨胀压迫脊髓,出现脊髓组织水肿。从术后10天开始,BBB评分进入稳定期。SEP是有效评估慢性脊髓损伤的敏感方法,A-F组中大鼠SEP信号波幅逐渐降低,潜伏期逐渐延长,F组信号提示脊髓损伤最严重,随后逐渐恢复,术后21日进入平台期,但未能恢复正常;HE染色:在建立模型后脊髓组织至术后14日病变最重,随后细胞形态有所恢复,脊髓神经功能于术后21日起进入稳定期;TUNEL染色:术后14天细胞凋亡的表达最为显著,凋亡细胞为灰质内神经元细胞及白质中的神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术后21天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变化最为明显,GFAP的表达达到高峰,计数显著高于A-E各组(p<0.05)。综上所述,该模型中大鼠慢性脊髓损伤最严重时期为术后14日,这也体现了SEP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染色结果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