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香物质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结合态芳香物质不具有挥发性,主要是通过糖基转移酶UGT催化游离态物质的糖基化反应形成。芳樟醇是桃等果实芳香品质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理解结合态芳樟醇的形成对于了解及改善芳香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桃果实为研究材料,开展结合态芳樟醇形成相关UGT基因的鉴别和调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植物UGT基因家族的PSPG-box特征结构域鉴定出了 168个桃UGT基因家族成员。根据进化树聚类分析,桃UGT可以分为16组,以G组数量最多(34个)。桃UGT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共有96个UGT含有内含子序列,其中1-5(5号内含子)具有高度保守性。基于RNA-seq的转录组测序显示UGT在桃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表达模式。UV-B处理诱导了UGT基因家族65个成员(39%)表达,抑制了 24个UGT(14%)的表达。2、鉴别出了桃果实26种结合态芳香物质,其中结合态芳樟醇是含量最为丰富的萜类芳香物质。在桃果实中,30%的芳樟醇以结合态形式存在。随着果实成熟,结合态芳樟醇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外源乙烯处理桃果实后,结合态芳樟醇含量显著增加;UV-B照射则显著抑制结合态芳樟醇积累。3、鉴别出了结合态芳樟醇生物合成相关的UGT家族成员PpUGT85A2。通过桃果实结合态芳樟醇含量与UGT基因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pUGT85A2表达与结合态芳樟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性在不同品种桃果实,及乙烯、水杨酸和UV-B处理果实中也得到了重复。采用游离态芳樟醇为底物处理桃叶片显著促进了PpUGT85A2表达和结合态芳樟醇含量增加。体外重组蛋白PpUGT85A2能以UDP-葡萄糖为糖供体,以芳樟醇为底物,催化形成结合态芳樟醇。基于桃果实的同源瞬时过表达及异源拟南芥和烟草的稳定转基因技术,发现PpUGT85A2在植物体内过表达显著增加了结合态芳樟醇含量。4、筛选出了可以转录激活PpUGT85A2的转录因子PpNAC8。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展了桃果实成熟过程中PpUGT85A2和转录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发现19个候选转录因子,包括NAC、WRKC、ERF等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烟草双荧光素酶体系开展转录调控效应分析,发现PpNAC8可显著激活PpUGT85A2启动子转录,初步揭示了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结合态芳樟醇形成的转录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