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亦不断萌生并加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浪费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依据理论研究、模型建立、实证分析的思路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城市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影响与城市土地利用发展对交通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归纳和总结。城市土地利用是交通需求产生的“源”,城市土地利用通过土地利用强度决定城市交通需求总量;通过土地利用布局决定城市交通需求分布;通过土地利用模式决定城市交通模式发展方向。而城市交通是交通供给的“流”,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规模、空间结构以及土地利用模式具有引导作用。两者之间不仅具有其固有的发展和演化规律,而且又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反馈关系。 其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从表征复合系统有序发展与复合系统相互作用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据协同学原理,建立了定量评价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程度的模型。该模型相对于现有定量评价模型,不仅模型结构简单直观,而且弥补了现有模型缺乏对复合系统间相互作用过程定量计算的不足。 最后,对1986年至2010年南京都市区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宏观层面的以南京都市区整体为研究区以及中观层面的以南京都市区内各行政区为研究区,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两者协调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研究得出1986-2010年间,南京都市区协调度呈先升后降凸曲线发展的趋势;2002-2010年间,南京郊区协调度呈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而主城区则呈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决定协调发展状况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与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