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金融危机风暴肆虐全球,美联储自2009年两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扮演了拯救金融市场的骑士角色,一方面又在给全球资本市场这个蓄水池不断注水,埋下了流动性泛滥的隐患,成为全球各个市场不断调整经济策略的指针,流动性失衡的问题俨然成为了各国经济调整中主要考虑的砝码。中国作为新兴的强劲经济体,金砖四国的身份彰显了其在全球经济中越发翘楚的地位,但是身处经济发展不断探索,外围环境不断变化的历史时刻,如何应对全球流动性变化引起的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变化,解决流动性失衡问题,在流动性“过剩”或者“缺乏”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对央行和市场监管部门前瞻力、决断力的考验。本文在以马歇尔K值对现阶段流动性进行测算的情况下,得到了2008年后我国流动性由过剩到紧缩的逆转的结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治理总体流动性失衡的宏观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以A股市场为例,收集了2002-2011年GDP、M2及能代表金融调控手段的指标,通过Var模型分析了在出现流动性失衡情况下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等宏观金融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得到了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调节流动性的力度、方向、效率等方面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调控政策的在具有翘翘板效应的股市与债市之间的溢出效应,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等,以及外围国际因素对我国流动性及制定政策的影响。最后,找到了与现阶段中国流动性状况及内外经济环境比较相似的日本90年代治理流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经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流动性状况及失衡治理的研究结论,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央银行的调节手段、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及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在流动性失衡状况下,我国如何治理失衡保证宏观金融政策有效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