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幕的拉开,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马克思在关于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理论中指出:工业化进程与劳动力转移存在内在一致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法、多学科整合法和实证研究法,对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现象、探寻本质。不仅在研究视角和研究主体上实现了创新,而且提出了促进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论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对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的分析
1首先阐述了问题提出的意义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论文的导论部分)
2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给予界定,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是多元化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定义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第三种定义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定义为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宏观上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概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究竟存在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呢?对此,学者们在世纪之交时有不同的估计:低位估计为1亿~1.5亿人(吴敬琏,2001);中位估计为2亿(陈剑光,2000)~2.5亿人(张忠法等,2000);高位估计为4亿~5亿人(温铁军,200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始终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难题,已经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论文的第二章)
3着重介绍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总面积近8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总人口10852万(2007年)。东北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全国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东三省之间也存在着数量结构、转移范围和规模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四大特点:城市下岗失业工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度大;沿边少数民族聚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边疆稳定;东北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半径相对较小;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空间上不断扩大。(论文的第二章)
二综述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效应及存在的问题
1积极效应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资源配置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流动,其实质是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多种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过程。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的相对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流入地相对宽裕的生产资料结合,创造出巨大的财富,经济资源根据市场规则逐渐实现了优化配置,并由此实现了城乡之间、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互利共赢的经济效应。第二,社会分工效应。社会分工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自发形成或自觉组织的分工。经济发展的过程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是同步的。劳动力在各个产业的配置,表现为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社会分工的水平低,专业化组织的成长缓慢。所以,在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潮下,要提高社会分工程度,就要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第三,工业化效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当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之后,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农业和工业相互促进。如果农业发展缓慢,就不能为工业提供所需要的足够的农产品剩余,从而使工业扩张受到阻碍。所以在工业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农业要与工业同步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步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第四,就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发展。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经济的增长可以带动就业率的相应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强了农村的社会购买力,使得社会总需求加大,对增加就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五,收入增长效应。有限耕地上农业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必然导致劳动力边际报酬大幅度降低,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其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村人口的比重,利于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结果就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
2存在的制约因素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动保障、福利等方面存在着或明或暗的不平等,加之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保险制度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进入城镇,但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第二,土地制度的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加快流动起来,土地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其加快流转也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实施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农村住宅禁止向城镇居民出售等制度,与当前土地流转加快的现实形成冲突。第三,政策因素的制约。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这两个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重要阶段,农业劳动力不但得不到转移,反而有所回流。在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东北现象”,包括城市功能不健全、产业结构单一、下岗失业人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国有企业改革速度缓慢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第四,人力资本因素的制约。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方向、层次以及转移的社会效果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素质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取转移信息和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影响劳动力转移时在地域和产业上的选择能力;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和巩固率。从整体角度看,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转移。
3阐述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在介绍了西方五大典型模式及东北地区十种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三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努力需找适合的转移模式。东北三省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吸纳功能相对较低;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数量上相对较低;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和速率处于中游地位。目前是属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劳务输出模式、复合转移模式和溢出模式的统一,又属于推拉——综合型和城乡级差地域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统一。总之,是一种多元的混合模式。
三提出关于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事关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成败,本文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健全国家户籍、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自身来说,是个体的社会化行为,但由此而引发的象“民工潮”大规模人口流动却是社会现象,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疏导,针对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也亟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第二,加快提高城市化水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的一个共同的因为就是各种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可以迅速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推动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东北三省城市化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一些城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而小城镇数量少、质量差,对乡村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不大,整体上看,城市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低生产率、低收入的传统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高工资的现代产生工业部门转移,关键是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本,才能满足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会严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一般来说,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比例大于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政府在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促进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应该积极进行相关改革,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第四,发挥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东北亚经济板块的张力,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大力发展体现地域特色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