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祝县具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三大高原衔接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又是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流域上游的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变化对本区以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天祝县人口较多,同时又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而且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林区周围,贫困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稳定的矛盾较为突出。从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改变土地覆盖从而改变生态环境着手,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本文首先研究了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状况,分析了变化特征,然后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未来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状况,最后计算了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天祝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价值损益。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3S技术的探测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是可行的,不仅能发现变化数量,而且可以发现变化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来源和去向,为深入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2.天祝县土地利用格局以林草地为主,占60%以上。3.20世纪90年代,天祝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⑴耕地增长幅度较大(以每年2.34%的速率增加),毁林草和开发未利用地耕种是耕地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别占79.58%和17%;同时,耕地撂荒现象较为严重,耕地减少的73.74%变为未利用地;⑵林草地的增加值有91.04%来源于未利用地。从变化的空间分布来看,增加值中的81.03%发生在马雅雪山(27.26%)、雷公山(26.90%)、毛藏区华山(14.59%)、大雪山(7.52%)和毛毛山(4.76%)等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说明研究区雪线有上升表现。4.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显示,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化,本区将在未来保持耕地持续增加、未利用地、林草地减少的趋势。5.估算显示林草地、水域的生态价值在减少,而总的生态价值在研究期内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大量未利用地被开垦为耕地提升了生态价值量;二是在研究中未细分草地不同级别的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