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创新工具和融资手段,它通过“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等技术手段极大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并通过对现金流的合理分割和对证券品种的精心设计,为融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金融工具和投资选择。它的出现可以提高市场对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种成本更低,更具效率的融资方式,在国外已经在多个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从我国港口建设的未来发展看,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港口间的激烈竞争,都要求我国港口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大量的港口建设项目资金的支持。我国港口现有的融资体系还略嫌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加快的港口建设和对建设资金的需求,因此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点、运作过程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力图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知识的整理与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并把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港口建设项目领域,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港口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作为一种先进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拓宽我国港口融资的渠道,丰富港口建设资金的来源,优化和多样化现有融资结构。而我国港口项目的融资现状、自身特点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也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港口项目的实践运作提供了现实中的可行性。在港口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本文充分考虑了港口行业的特性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着重针对证券化运作中资产选择和SPV设立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具有我国港口行业特色的资产证券化运作设计,提出了实践运作中可证券化的不同港口建设项目和三种较为可行的SPV改良模式,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为港口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运作提供了可能的参考。在实践运作中,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参与主体众多、结构复杂、交易严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创新工程,它在具有显著宏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因此,谨慎地做好证券化风险的防范工作,并对其实施妥善的风险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别对港口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化结构风险、建设项目质量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了详细的风险识别、评估和规避,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港口项目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目前我国港口建设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还未进入实践领域,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制度、法律、经济环境方面的障碍,针对这些实践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在我国推行港口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