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往来近年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并不均衡,中国对印度农产品贸易逆差连年扩大。已有研究多数仅研究了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极少深入探析中印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解影响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波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综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而后在统计描述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基础上,采用2007-2016年数据,基于CMS模型,分阶段分产品分层次分解影响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波动的八类效应,并结合产品特点探讨原因及提升方向。最后,本文从总体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对总体农产品出口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2006-2011年,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额的上升由结构效应中的增长效应主导,即印度农产品进口需求扩张的结果,而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则较薄弱;2012-2015年,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额下滑,主要源于印度农产品进口需求下降造成增长效应下滑,同时也受中国农产品总体竞争力下降带来的竞争力效应下滑的影响;2016-2017年初,中国对印度出口额回升,主要受益于印度农产品进口需求回升和出口商品结构的部分优化,但是质量和竞争力依然是阻碍出口的主要因素,出口结构仍需优化。因此,总体而言,印度农产品进口需求变化是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要动因,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以及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口需求匹配度不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产品类别的进一步分解结果则揭示:总体上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七大类农产品都受到了印度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和印度市场整体进口规模的影响,即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的作用最明显,其次是竞争力效应,烟草及饮料制品、园艺类产品的出口还受到了商品结构效应的影响;其他各类农产品出口则主要受到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推动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培育产业竞争优势;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完善新型出口产业链;完善外贸信息网络系统,提升外贸效率;建立农产品贸易信息平台,沟通解决贸易摩擦;协商农产品贸易政策,降低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