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常规凝血指标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EG(血栓弹力图)来监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凝血系统的变化,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乌司他丁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探讨乌司他丁对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机制、作用途径,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维护与治疗提供临床建议。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排除术中出血量或输血量大于1000ml的患者后共收入4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年龄范围35-7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凝血功能的异常,且均为同一组术者完成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再根据术中出血量分别分为1组(术中出血<500ml,术中未输血及血浆)和2组(500ml<术中出血<1000ml,术中输血及血浆总量<1000ml)。试验组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乌司他丁10000U/kg,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给予乌司他丁5000U/kg,均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滴;对照组患者于相同的时间给予100ml生理盐水。分别在入室(T0)、手术结束(T1)、术后24h(T2)、术后48h(T3)、术后72h(T4)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红细胞计数及压积、血小板计数及压积、PT、APTT值。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描述,使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来比较各个组间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四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体重以及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前(T0时相)四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Act、R、K、Angle、MA、PT、APTT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四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个处理组间的ACT值存在组间差别(P<0.05),其中试验1组与对照2组、试验2组与对照1组、试验2组与对照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因素下ACT值在不同的时相变化趋势不同,试验组的ACT值较稳定。3四个处理组间的Angle值存在组间差别(P<0.05),试验1组与对照1组、试验1组与对照2组、试验2组与对照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处理因素下Angle值的变化趋势不同,对照组的Angle值下降的程度较大。4四个处理组间的MA值存在组间差别(P<0.05),试验1组与对照2组、试验2组与对照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值在不同的处理因素下不同时相变化的趋势不同,对照组的MA值下降的趋势较明显。5四组的PT、APTT值均无组间差异(P>0.05)。与T0时相比较T3时相的PT值升高,T4时相的PT、APTT值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A值与血小板计数呈线性相关趋势,在各个时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0.551、r1=0.434、r2=0.423、r3=0.441、r4=0.362,且P<0.05,APTT与血小板计数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具有改善的作用;血栓弹力图可以比常规的凝血指标更详尽和及时的反应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变化,且MA值与血小板的数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