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细胞中核苷转运体CNT2转录抑制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中,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核苷转运体CNT2 (concent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 2, CNT2/SLC28A2)是表达在肠上皮细胞顶膜侧的摄取转运体,主要负责核苷类物质及其类似物的转运。本研究通过对Oncomine数据库以及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肿瘤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组织进行分析,发现CNT2基因在CR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被抑制。转录水平的抑制是CNT2转运体蛋白表达丢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的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通过对CRC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CNT2基因启动子区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和组蛋白修饰表征后发现,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CNT2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且肿瘤组织中与转录激活相关的组蛋白修饰H3K9Ac、H3K18Ac和H4Ac水平降低,与转录抑制相关的组蛋白修饰H3K9me3水平升高。我们以结直肠癌细胞为模型,进一步揭示组蛋白修饰对CNT2基因转录的影响。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可以降低CNT2基因启动子区去乙酰化水平,并且能够诱导结直肠癌细胞中CNT2基因的转录,增强CRC细胞对CNT2转运体底物的摄取。为探究组蛋白修饰在CNT2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我们考察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结直肠癌细胞中CNT2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修饰的影响。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HCT15和HT29细胞经TSA处理后,随着CNT2基因启动子区去乙酰化水平的降低,该基因H3K18Ac和H4Ac水平升高,H3K9me3水平降低。之后我们在组织和细胞水平考察了与组蛋白修饰相关的酶以及转录因子的变化,采用Knock-down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推测。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测,启动子区组蛋白的修饰改变可能是结直肠癌中CNT2基因转录抑制的因素之一。鉴于CNT2转运体在核苷类抗肿瘤药物的摄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推测降低CRC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诱导CNT2的表达,可能会增强CRC细胞对克拉屈滨的摄取,从而增强对CRC细胞的毒性。体外实验结果表明,TSA或FK228与克拉屈滨合用可以协同增强化学药物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5和HT29的抗肿瘤效应。因此,本研究对于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联合用药治疗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市场对涉外秘书人员的要求是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满足市场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涉外秘书人员进行培训,对即将走上岗位的涉外秘书人员进行培养,因而探讨"涉外秘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失眠症的36例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予以对照组佐匹克隆片治疗,予以观察组温胆
笔者于2000年1月-2007年1月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迪苏,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单纯或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10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学课堂上太过于偏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的问题时产生手足无措的现象。因此,就要求中
简单介绍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的“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版”中的www检索系统(Museweb0PAC)的安装和配置流程,认为该系统安装部署简单,采用默认设置一般能调试成功。调试不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各类木俑366个,这些木俑,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其中尤其以女性木俑最引人注目.被誉为“东方的维拉斯”。
用NaOH/NH4F/Na2CO3溶液体系对单晶硅(100)进行了表面织构。结果发现腐蚀所得表面沟壑纵横,沟壑间是类似金字塔的小凸起。在优化条件下,平均反射率低且不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可
<正>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于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八十年来,国内外各个阶级、各个政治流派对它各有不同的评论。
高钙血症是常见的肿瘤外内分泌综合征,肿瘤骨转移伴破骨性骨溶解是导致高钙血症的最常见机制。血清钙浓度高于2.75mmol/L即为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是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代谢危象,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