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实现治理现代化也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命题。国家管理理念已经转变为治理理念,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强调发挥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呼吁基层社会多方主体协调参与,实施创新型治理方式。当前农村采用村民自治,其显现出复杂多样的问题,治理手段还不够健全,故而在村民自治中需要发挥软法治理的功能,完善村民自治的多元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文章从村民自治和软法治理的基本概念入手,界定了村民自治和软法治理的概念,阐释了村民自治的构成要件、主要内容、方式以及原则,在村民自治和软法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村民自治和软法治理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分析了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的发展,阐述了软法治理在村民自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事务的具体规则,为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的展开提供依据;其次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上剖析了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的理论基础,挖掘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即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的目的,有利于发挥本土资源的效果,有利于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存在的问题,即民主性缺失与制定程序不合理,仅依靠“软约束力”难以定纷止争,软法与硬法相冲突,软法与硬法衔接不当,村两委与乡镇政府之间关系错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司法救济不足;最后,针对上述村民自治的软法治理的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即深化民主理念,加强公众参与,注重权利保护,规范制定程序;完善软法与硬法的衔接机制,理清村委会、党支部和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司法救济途径,通过软法与硬法共治的方式,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其他文献
建筑业安全事故多发,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被认为是事故的直接致因,因而针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研究与管控非常重要。与建筑工人直接接触最多的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是项目安全价值与标准的一线落实者,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承担了重大的责任。由于班组长与工人一同参与作业,其行为表现对工人而言十分直观,因而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职能中,除去传统的现场监管,其榜样示范职能亦值得关注。建筑工人作为安全行为主体,
学位
建筑业既是我国支柱性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低人均产值、低利润率、高安全事故率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筑业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筑工人高流动性等原因使得无法实现对建筑工人的有效管理。而建筑工人的地域和亲属特征使得非正式群体在施工现场大量存在,且对企业目标产生巨大影响。然而,现阶段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大多未考虑不同组织在环境、模式、员工等方面的差异,而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其典型
学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s)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运作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用于填补公共项目需求激增和公共财政预算缩减之间的缺口。在我国,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项目运作模式在政府的号召下,较多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然而,大型PPP项目的成功实施受到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高不确定性的阻碍,而资本是实现PPP项目规范化运作的关键,其中的股权结构是PPP治理机制的
近三十年以来,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且数次金融风暴都与房地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在警示中国应当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和膨胀中潜藏的危机。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性和交易关系复杂性决定了其与金融行业的联系密不可分,金融行业潜在的隐患也会通过资金、政策等有形交易和无形关联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指导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其中,房地产作
长期照护是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代的伴生制度,更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背景下失能失智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政策。我国于2011年首次在政策文件中识别到长期照护政策的服务对象——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并明确提出解决这一群体的照护依赖问题是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自此之后,党和国家加强了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各国家部委围绕长期照护开展了不同养老服务递送模式建设、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未来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成长阶段.新世纪之初,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如何全面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战略举措,自觉尊重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借鉴国内外成熟城市群
学位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并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
学位
高校文化育人是党和国家长期重视的育人方式,是党和国家既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又实现育人目标的综合成果。长期以来,高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党的十九大以来,高度重视高校育人的实施手段和实施方法。2017年12月十大育人体系的提出,为高校开展文化育人及其他育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理论支持。学界将文化育人的研究不断推向新高度,这既是党
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体师生在长期工作中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文化自信进行了专门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科学逻辑力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分析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培育途径意义重大,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