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学界近来更多地在保护模式上倾注精力,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是什么关注不够,是形式?技艺?传人?还是潜藏在所有这些外部因素所构成的文化符号之背后的“神话言谈”?我们看到,当人们更多地关注外在价值时,必将导致对文化符号形式的占有和掠夺,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保护性破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所特有的无形精神财富,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血脉,是各民族的用以延续的“文化基因库”,是现代人寻求族群记忆、身份认同的“回家之路”,多元的“文化基因库”能够提供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是各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蕴含在各类文化符号内部的“神话言谈”才真正是我们要保护的根本所在。
本文将以年画为例,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解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的中国年画在人类不同时期随着能指的不断滑动,所指不断由民间信仰价值经由商业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直到当代文化符号认同价值的转换和重构的过程,从而确定更趋完满文化符号之意指即意识形态的“神话言谈”,才是我们最终要保护的根本,从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寻找一条能够指向形成今天文化现象之路。
本文结构脉络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介绍;第一章通过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原理,对中国民间美术之最年画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并从分析中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流变性和独特性的基本特征;第二章从以上的分析中,寻找出年画这一文化符号所蕴含的“神话言谈”即文化符号内核:现代人赖以寻求的族群记忆、文化认同的“文化基因库”:集体无意识:第三章面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转换形式,采取文化自觉的心态,透过当今消费社会所带来的碎片化文化特点,审视年画这一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发生的价值重组现象,进而得出结论---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已经担负起勾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和当代文化理念的文化传承重担。所以对以年画为代表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指向就是通过探求包括年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发展脉络,发现潜藏在当代国人潜意识中的对民族文化心理的认同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