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脱媒现象最初出现在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直接原因是美国的Q条例对银行利率的管制。这种现象致使资金绕过商业银行这一传统的媒介而在银行体系外循环,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虽然中国金融脱媒现象比美国出现的晚,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也不断的深化和成熟,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开始迅猛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愈发的凸显。而中国商业银行从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依靠传统存贷款利息差来获取利润,经营方式比较简单固定,缺乏灵活性。如果商业银行不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理念,在金融脱媒程度逐渐加深的环境下,会降低他们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减少市场的占有额,直接导致银行自身利润受损。通过观察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有效对策,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中间业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必然会下滑,中间业务是各个商业银行提升自身未来市场竞争力所需大力发展的领域。在传统业务难以支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情况下,如果中间业务仍然保持品种单一、创新不足的格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只能被市场淘汰。金融脱媒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商业银行应该顺应环境的变化,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然后本文根据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增强中间业务的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综合而言,本文大概分为以下内容:首先本文根据大量文献对金融脱媒、中间业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概述,其次根据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脱媒对中间业务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结论对商业银行如何改善和提高中间业务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样才能从多方面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生存力,丰富市场的需求,促进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