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业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不同于运输业和仓储业的新兴复合产业。它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支撑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为了对相关行业实施结构性减税,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首先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改革并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在经过两年的试点以后,“营改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降低试点行业总体税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整体税负下降的背后,物流行业存在一定的税收增加现象。调查报告表明在“营改增”之后,物流业的税负相比于税改前几乎增加一倍,这违背了国家“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初衷。本文以“营改增”试点为背景,分析了“营改增”的理论基础,对国外专家学者对增值税税收优化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营业税的制度性缺陷以及效率层次的弊端做了说明,从理论上剖析了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对国内学者们对“营改增”的研究,分别从必要性,实施进度建议,实施范围,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针对“营改增”试点改革方案运行以来的成效,笔者从全国和山东省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描述,对全国物流行业的高增长收入和高费用进行了对比,提出现行“营改增”方案的必要性,对试行以后的成效进行了概述,并对试行以后对物流企业在纳税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随后以A物流公司为案例,分析了A物流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A物流公司的财务数据,详细解析了“营改增”是如何导致企业纳税税额的增加和利润总额的增减变动的,并用一些财务指标对“营改增”在企业绩效上的影响做了一些说明,如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毛利率的变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动等。最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分别从政府角度和企业自身角度,建议政府对物流业设定统一税率,在当前的税率基础上作出一定调整,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增加可抵扣的项目,如人工费、差旅费、过路过桥费等;对企业提出加强可抵扣项目的管理,加大固定资产的购买力度,对企业已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等建议,并针对“营改增”以后税率划分不一致建议企业要细分业务经营模块,防止加大企业税负。最后对未来“营改增”继续扩大做了展望。本文旨在通过对试点企业的分析、对比,为我国物流业的税收政策提出完善建议,并为物流企业如何合理避税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