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下深度逐渐增加的混凝土建筑物中,其结构外侧面对的腐蚀溶液的水压力将逐渐增大,因此混凝土结构首要面对的就是高水压和腐蚀溶液,两种同时存在外界条件的对混凝土易于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本文针对地下混凝土结构,考虑水头压力和腐蚀溶液的浓度进行短期的传输试验和长期的全面腐蚀试验。试验中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水灰比(0.4、0.5、0.6);腐蚀溶液存在下的高水压(1.2MPa、2.4MPa、3.6MPa);因水灰比和水压不同造成的传输时间的不同;持续高水压下的(10d、20d、30d和40d)。分析在混凝土的不同高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并建立不同深度处的离子含量与时间、水灰比、水压等数学模型。为了能够试验高水压的工况,本次试验采用标准抗渗仪,并且浇筑标准的抗渗试块,根据浇筑试块的高度进行分层取样、滴定,测得硫酸根离子含量。利用标准抗渗仪进行对混凝土的传输试验,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在不同水压下的传输时间是不同。首先是根据在同种工况下完全渗透过来的时间为基础,分为四个时间段,研究每个时间段下渗透的高度,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得到硫酸根离子含量在渗透高度变化下的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水灰比、水压、渗透时间的三个影响因素下,水压起到主导作用,水压越大,完全渗透过混凝土的时间越短,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混凝土内部的硫酸盐含量越高,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越高;水灰比越大,在同水压下完全渗透过混凝土的时间越短,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越高,最终基于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建立高水压和水灰比的传输速率模型。接着以高水压下的腐蚀试验为主,在持续高水压中,最短时间是10天,在此基础上任何工况下硫酸盐溶液都将完全渗透过混凝土。本次结合超声声速、硫酸根离子含量研究在不同持续渗透时间、水压、水灰比组成的各种工况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持续高水压下,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则变成从内到外的全面腐蚀,其腐蚀程度大大高于浸泡等状态下。高水压仍是主导因素,紧接着以持续渗透时间和水灰比。通过XRF和能谱分析论证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下,水压越大,相同位置处离子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相同位置处的离子含量越高。该论文有图56幅,表24个,参考文献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