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SUPA多平台的EPF子层融合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SUPANET和100G以太网技术为研究背景。作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SUPANET是由四川省网络通信重点实验室提出的,SUPANET利用带外信令思想分离出信控管理平台和用户数据交换平台,并将用户数据交换平台简化为单物理层结构,是一种高性能、有服务质量保障的网络。目前,以太网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安装维护相对简单等优点快速向城域网、广域网发展,而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如PBB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PBT (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受到广泛关注也验证了以太网技术的优势。同时宽带业务对更高传输速率的需求又加快了100G以太网技术的研究,其标准于2010年6月正式发布。考虑到以太网的发展趋势,本文在骨干通信子网的基础上对融合了100G以太网技术并支持多平台的EPF子层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比较SUPANET网络体系结构和100G以太网的主要技术特点,提出融合要素是MAC帧与EPF帧脱离封装与解封装关系,兼容现有网络硬件设备,同时不失SUPANET的有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数据帧区别机制以及EPFS层次结构,并重新界定各子层功能,达到两种帧共存和硬件兼容的目的。但依据以太网交换原理,核心交换节点通过MAC地址学习、广播等功能获得所有用户MAC地址信息,并利用单一目的MAC地址实现二层交换的方式对于骨干通信子网已不再适用。为此本文设计了两种MAC帧传输方案,分别以MAC联合VLI作标签和一系列VLI作标签的方式标识一条虚通路,但都利用了SUPANET有服务质量保障的面向连接机制,将以太网尽力而为的传输变成有QoS保障的传输。完成MAC帧传输方案的设计之后,本文通过OPNET仿真软件分别对两种方案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了数据传输过程,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提出利用数据帧区分机制在交换节点处优先调度EPF帧,能够为EPF帧提供粗粒度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并通过性能仿真比较讨论仿真结果验证其可行性。
其他文献
微铣削技术是现代高速切削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以其高柔性、高效化、可加工复杂机构并且能有效克服微机电系统(MEMS)的局限性的卓越优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机械加工领域研究的一
由于现有输电线路基础存在固有缺陷,黄土地区电塔基础下沉、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提高黄土地基输电线路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构建了适用于黄土地基的输电线路联合板索基础,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该基础能充分发挥黄土、锚索及锚板的力学特性,可大幅度降低基础造价。为验证该基础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本文对联合板索基础在黄土地基中的抗拔机理和极限抗拔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所做的创新性研究和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技术、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对人们的生存和生存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在重塑着人类的未来。由于人工智能的诞生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其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该项技术发展中,为人类及社会带来的挑战加以阐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挑战  中图分类号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化进程脚步日益加快,因此人们对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间的关系越发重视,并成为焦点话题.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学科,会对城市建
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更是城市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我国当前的交通系统发展也正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市交通的产业化.随着
本文根据川西坳陷中段丰谷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钻井岩心、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分析资料等的观察、对比研究分析,查明了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
摘 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类对通信系统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攀升,社会需要通信系统的优化效率有显著的提高,希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享受着更加稳定的交流沟通,来确保人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通信畅通,这就要求对通信系统继续优化与完善。现如今,通信基站数量连续大幅增加,如图1,就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网络来说,改善网络质量是控制网络最为稳定的方法,能够确保通信系统的及时性,保证通信质量的平稳性
多次波是声地层剖面中的主要干扰之一,其能量一般很强且分布广泛,往往会掩盖一次反射有效信号,若不对其进行有效压制,极易导致错误的地质解释。由于目前的声地层剖面探测主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因储量的逐渐减少、使用时对环境产生危害等因素,必将被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代替。而地热资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