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由于老年人体质远较中青年人差,以及肺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气道清除能力降低,再者老年人口咽部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及吸入、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等,导致老年性肺炎发生时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因此探讨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入院的208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设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110例和中青年组(18-64岁)98例,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和病例管理系统资料库,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及种类、是否卧床、能否生活自理、入院前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基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痰培养、肺部影像学表现等入院时的表现及抗生素的选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住院天数、治疗转归等治疗期间的变化,并使用CURB-65(Confusion,Uremia,Respiratory rate,Low blood pressure,Age65years or greater)和PSI(pneumonia severity index,肺炎严重性指数)评分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并对老年组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结果: 1、本回顾性研究总共收集病例数208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其中老年组110例,平均年龄79.6±7.1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5.3±8.9天,死亡19例,吸烟50例,卧床28例、生活不能自理28例,入院前使用抗生素71例;中青年组98例,平均年龄34.9±14.1岁,平均住院天数11.6±3.6天,吸烟23例,入院前使用抗生素69例,无死亡、卧床及生活不能自理病例。 2、老年组中有105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23例合并1种基础疾病,28例合并2种基础疾病,27例合并3种基础疾病,27例合并4种及以上基础疾病。中青年组中有15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9例合并1种基础疾病,4例合并2种基础疾病,2例合并3种基础疾病,无合并4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病例。 3、老年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症状少于中青年组,而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以意识改变为首发症状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入院体征的比较中,发热、肺部啰音均少于中青年组。 4、老年组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L)低于中青年组,而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血白蛋白<30g/L、血尿素氮≥9mmol/L、血D-二聚体≥0.55mg/L、血钠≤130mmol/L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 5、老年组患者双肺病变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患者左肺病变、右肺病变比例高于老年组患者。 6、老年组患者PSI评分为Ⅲ、Ⅳ、Ⅴ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CURB-65评分在1、2、3分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7、老年组痊愈率低于中青年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8、对老年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4种及以上、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意识改变、血白蛋白<30g/L、血尿素氮≥9mmol/L、血肌酐≥159umol/L、血钠≤130mmol/L、NLR>6.0、胸腔积液、CURB-65和PSI评分较高均为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意识障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SI评分Ⅳ级以上及CURB-65评分3级以上是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人CAP的临床特点可总结为:①隐匿性: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发热,但肺外症状比例较高,有时可以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②低反应性:体温升高较少,肺部啰音较少;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多正常或降低;病原菌培养率较低,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反应差,住院时间长;③低耐受性:表现为对药物耐受性差,易出现不良反应;④高致死性: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率均高。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SI评分Ⅳ级以上及CURB-65评分3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