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部某地基层干部如何具体实施上级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民族志研究。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扶贫成绩硕果累累,尤其是在近些年随着国力的增长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步将扶贫政策的精度提高以后,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国的逐步消失,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消除贫困与社会治理的典范。不同于大量的与贫困问题本身以及与贫困人群本身相关的研究,本课题将研究对象锁定为那些真正去脚踏实地执行扶贫政策的人群——基层扶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部某地基层干部如何具体实施上级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民族志研究。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扶贫成绩硕果累累,尤其是在近些年随着国力的增长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步将扶贫政策的精度提高以后,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国的逐步消失,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消除贫困与社会治理的典范。不同于大量的与贫困问题本身以及与贫困人群本身相关的研究,本课题将研究对象锁定为那些真正去脚踏实地执行扶贫政策的人群——基层扶贫干部。笔者将政策执行者作为本民族志研究的重点对象,运用人类学学科方法对其生存社会结构与群体文化知识进行解读,试图了解精准扶贫政策是如何通过这些基层干部从冰冷的文件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实践行动的。同时留意到,在脱贫攻坚进程当中,精准扶贫的政策不但受限于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受制于社会结构框架,还受制于政策执行者个体及其面对的因素。在观察和探讨基层扶贫干部群体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当地特有的地方知识和群体文化之外,还需考虑群体本身所对应的历史地位和当前所处的时代环境。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某村庄为基本田野点,但又不仅限于单个社区,也将视野适度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县域内基层扶贫干部其他工作生活场域。通过将学科理论付诸田野调查实践的探究思考,笔者相信:微观上,基层农村社区的发展过程不单是由外部干预造成的,也由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关系、利益诉求和文化偏好塑造。上级部门运用工作检查等方式“规训”基层扶贫干部,而基层扶贫干部又被乡土情理文化深度影响,其多重身份是通过基层工作的实践所获得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反过来又限制了扶贫工作的施展空间。宏观上,在“祛魅”潮流的冲击之下,精准脱贫工作却成了基层社会“复魅”国家意义的核心战场。脱贫工作本身仰仗的是“现代性”与“祛魅”,但扶贫实践导致的国家“在场”又成了对“现代性”与“祛魅”本身的反动,展现的是“后现代”的“复魅”。基层扶贫工作安排具有了文化价值意义,彰显着国家概念并凝聚社会不同群体,其不但是社会功能所要求的社会结构,也是文化功能所需要的社会构造,这也解释了为何基层扶贫工作会被部分人误认为无效或资源浪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集中在为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乃至整个基层的政府治理实践提供更全面的视角,督促政策的制定者与地方知识和本土经验对话,引导政策治理的实践与各方群体相协调、与群体文化相调适。愿能对脱贫攻坚乃至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提供哪怕微乎其微但有益的帮助。
其他文献
绿色发展是要将自然环境内化于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之中,依据现实发展实际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方式。由于粗放的生产方式而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侵蚀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增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需转型升级。工业是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湖南19岁大学生在桂林七星公园景区意外坠亡”、“4死7伤!11名女大学生前往雪乡途中遇车祸”、“2019年10月30日湖南大四女生在华山西峰观景台坠落山崖身亡”......大学生外出旅游风险无法避免,又因其特有的群体特征,使得大学生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与其他群体不尽相同,为了确保大学生旅游安全、长远发展,关于旅游安全风险感知相关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已然成为社会主体争相竞夺的对象,在利用方式上也存在许多形式。信息技术也随着时代的步伐的快速向前推进,全球数据量呈指数式增长,数据越来越成为财产的一部分,数据权的概念也逐渐在法律当中得到体现。汇编作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增加了对不构成作品数据的保护,汇编作品的创作也越来越以数据汇编的形式呈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汇编作品在《著作权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及相关汇编作品的司法实践
资源型城市是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资源有高度依赖的特性,由于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后城市通常会陷入“矿竭城衰”的资源诅咒困境。因此,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的划分,六盘水市属于成长期资源型城市。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在资源型城市成长、成熟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政府能够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明显的成效。在
“两法衔接”机制运行过程中,行、刑两大部门法的对接存在诸多冲突,其所面临的程序性困境与实体性障碍皆非常明显。这些制约“两法衔接”有序贯通的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行政执法边界在衔接领域中失范。行政执法边界贯通于整个衔接程序,它的确定既能保证在衔接实践中实现不同违法性质案件的分流,又是衔接案件移送程序启动的先导性条件。制定法通过明确行政违反性如何过渡到犯罪性的规定而在衔接中为行政执
旅游地产是指基于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以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地产设施,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旅游地产这一细分行业。由于旅游业的差异性、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差异性等原因,导致旅游地产的商业模式无法像其他细分房地产行业那样进行重复开发,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明显存在着不足。本文以旅游地产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地产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通过归纳法分析旅游地产方面长期经营的企业——金茂集团“
滇缅公路通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通往缅甸的重要交通线,是被称为“缅甸路”的中缅国际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珍贵的国家记忆、文化事件和历史遗产。滇缅公路文学是指以滇缅公路为主要书写对象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民谣体诗歌、现代派风格的新诗、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等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作品用诗歌为“血路”谱写赞美诗;第二类作品用纪实性的文字记录修筑“血路”的恢弘与悲壮;第三类作品以小说、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威胁老年人的生命。所以,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教育,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从而减轻糖尿病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重要。本文以昆明市G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资料收集,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小组活动,对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问题进行
随着毒品问题的蔓延,我国戒毒人员因毒致贫、因病致贫问题日益突出,戒毒人员已经成为社会救助新的关注点。研究戒毒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有三:第一,把社会救助的对象限定在戒毒人员这一被社会认为是违法者的群体,有助于将社会救助法定位为权利保障法,突出社会救助权是一项公民基本权利;第二,现有的戒毒人员社会救助研究表明,构建一套针对戒毒人员社会救助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戒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在激烈竞争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研发创新,突破被动的窘境,便显得格外重要。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简称KIBS)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中间投入,具有高知识度、高互动度、高技术度和高创新度的特点,能够通过嵌入到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而对其创新产生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