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如何用东莨菪碱成功诱导兔干眼模型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5kg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成2个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连续皮下注射东莨宕碱0.8ml(配制的SCOP浓度为5mg/ml),每天四次,分别为8点、12点、16点、20点,干预14天,对照组同时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3天、干预第7天、干预第10天、干预第14天测定实验动物的泪液分泌量,并用1%荧光素钠滴于兔子眼表,瞬目,5S后在裂隙灯下观察,评估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并拍照记录。干预完成后,所有实验动物行安乐死,各组动物7只分别取角膜、结膜和泪腺组织,其中一半角膜、上方的球结膜和泪腺用于提取总RNA,分析炎症因子IL-1β、TNF-α在角膜、结膜和泪腺m RNA的表达,另一半角膜和下方球结膜用于western-blot实验分析TNF-α蛋白水平;三只兔子全角膜、下方球结膜、泪腺和哈氏腺用石蜡包埋行HE染色,其上方球结膜用OCT包埋,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结膜杯状细胞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皮下连续注射东莨宕碱14天后,泪液分泌量明显下降(干预前16.58±2.22,干预后3.57±1.08,P<0.00),同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明显增多(干预前0.33±0.52,干预后8.5±1.05,P<0.00),对照组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泪液干预前16.8±1.29,干预后17.0±0.89,P>0.05;评分干预前0.67±0.52,干预后0.670±0.83,P>0.050)。干预14天后取材,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角膜、结膜和泪腺组织中IL-1β、Tnf-αm RNA水平均显著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角膜和结膜组织中,Tnf-α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上调,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实验组MUC5AC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表达;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角膜和结膜组织上皮细胞层次排列紊乱、伴有更多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泪腺明显萎缩,间质见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泪腺结构形态基本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哈氏腺相比,形态、结构均基本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运用皮下连续注射东莨菪碱,4mg/次,一天四次,能够成功诱导兔干眼模型,且与临床干眼病人的眼表进程相吻合,为今后进行干眼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