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建立了水稻(Oryza sativa)大规模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基础上,开展的关于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筛选工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是在筛选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过程中得到最多,也是性状明确、最易判定的一类突变体。由于该类突变体叶绿体发育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造成光合作用的改变,因此这类突变体不但是研究叶绿素合成与降解,而且也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基础材料。本研究通过对苗期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筛选,在获得叶绿素缺失突变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突变体的鉴定以及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的工作;并且在获得侧翼序列的基础上,探讨了T-DNA插入位点附近序列的结构;最后,对T-DNA插入所标记的基因做了预测和PCR共分离验证,确定了造成叶绿素缺失性状的候选基因;为最终验证候选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并建立了互补转化的组织培养体系。本研究所获得的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大约10,000份水稻品种日本晴(Japonica rice cv. Nipponbare)T-DNA插入增强子捕获突变体库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筛选,共得到430个叶绿素缺失突变株系,在对突变株系GUS染色后,共检测到34个GUS表达为阳性的株系,并且9个株系的突变表型与GUS染色共分离。2利用PCR-walking技术分离了突变株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过程中分别使用了DraI、EcoRV、SspI限制性内切酶,在9个突变株系中共扩增获得10条序列,其中在株系A401中扩得2条序列,其它株系各1条。经过对所获得序列测序,在10个序列中,6个序列包含水稻基因组DNA,另外4个序列可能由于T-DNA左边界通读或者不明原因的测序终止,而不包含水稻序列,全部为增强子捕获载体(pFX-E24.2-15R)的载体骨架。3通过对T-DNA插入位点左侧侧翼序列的分析发现,在10个序列中,有8个序列获得了关于T-DNA左边界附近序列的信息,其它2个由于没有测至LB,而没有得到相关信息。在这8个序列中,7个都发生了T-DNA左边界整合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的缺失现象,其中1个缺失程度甚至达到了130bp。除T-DNA左边界序列缺失现象外,还发现2例不明来源序列的填充现象。另外常见的边界通读和T-DNA多拷贝重复现象也在本研究中发现。4经过同源性搜索,6个含水稻基因组DNA的序列中,有4个位于基因的内部,其余2个位于基因间。之后经过PCR共分离验证,在被T-DNA插入标记的4个基因中,确定3个基因与突变表型共分离,这3个基因分别是:被预测编码产物定位于叶绿体的GTP-binding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物可能参与叶绿体核糖体组装;编码产物定位于线粒体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基因,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参与光呼吸途径;编码产物定位于叶绿体的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基因,该酶参与叶绿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水-水循环过程。5通过对SOD基因的转化实验,建立了以G418为筛选剂的互补转基因体系,这一转化体系虽然与以潮霉素作为筛选剂的转化体系比较其筛选效率相差甚远,但是通过大量转化应该能够满足互补实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