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宁河泊所遗址和东川玉碑地遗址,一个作为石寨山文化核心聚落遗址,一个作为金沙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早期青铜文化遗址,这两个遗址的植物材料对云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农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植物考古学方法,对云南地区两个青铜时代遗址——河泊所遗址和玉碑地遗址开展了系统的采样和浮选。通过浮选,这两个遗址均获得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其中,河泊所遗址发现了小麦、水稻、粟、黍、大豆以及水稻小穗轴等农作物遗存,藜科、唇形科、茄科、豆科、禾本科、蓼科、莎草科等13科近30种杂草种子,梨属及桦木科等其他植物遗存。玉碑地遗址发现了水稻、粟、大豆、小麦和水稻穗轴等农作物遗存,藜科、莎草科、蓼科、芸香科、豆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大戟科、紫草科等9科10多种杂草种子,桑科、果核等果类遗存。通过对出土植物遗存的分析,我们可得到这样的认识:河泊所先民的农业经济是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种植对象的稻旱混作农业经济,其中,水稻一直在遗址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从早到晚有减少的趋势,小麦从早到晚所占比重呈上升的趋势,但优势始终不及水稻,另外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也是该遗址生业经济的一个组成方面。作为一个可能和金属冶铸有关的遗址,通过浮选我们认为玉碑地遗址的粮食是本地生产的,农业经济形态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兼有粟、大豆和小麦少量旱地作物的种植,与该地的农业生产环境相适应。除了农业生产的植食性植物来源,该遗址先民可能还利用了一部分野生植物资源作为食用、药用和饲用。结合云南地区经过系统浮选的元谋大墩子、剑川海门口、澄江学山、晋宁河泊所和东川玉碑地等多个遗址的植物遗存材料来看,云南地区在青铜时代已有水稻、小麦、大麦、粟、黍、大豆及大麻等常规的农作物品种,多数地方出现了水稻为主,稻粟或稻麦混作的的农业生产模式(学山可能为小麦种植为主的旱作模式),较新石器时代以来稻粟混作的单一模式有所提升。从时间演化序列来看,云南地区青铜时代作物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整个青铜时代,水稻延续了新石器时代形成的优势在农作物遗存中保持了较高的比重,但从早到晚有下降的趋势。小麦始出现于青铜时代早期,应是此阶段才从外地传入的作物品种,在青铜时代的中晚期,小麦的种植有明显的强化。粟在整个青铜时代的农作物中,所占比重较低且从早期到晚期有减少的趋势,黍则一直较低。大豆是青铜时代才开始出现的作物品种,大麻和荞麦普遍性较低,应是一种地域性或特殊环境下的作物品种。从农业生产工具及其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考古资料的发现来看,云南地区青铜时代农业经济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另外,农业生产工具的历时性变化及晚期水利灌溉技术、农田规划管理及牛耕的运用与农作物结构的演变具有一致性,说明从青铜时代早期到晚期,云南地区农业经济呈现的是不断强化、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