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运用卫生技术评估(HTA)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进行评估,了解选用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得出不同情况下最优人工髋关节假体选择方案,使患者在合理的经济投入下得到最大的健康效益,进而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设计病历信息采集表并查阅出院病历的方法系统收集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2012年至2013年初次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入院基本信息、手术信息、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住院费用信息,最终收集到329例病例。然后进行出院后随访调查,结合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和EQ-5D量表设计出通俗易懂的随访问卷,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出院2-4年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生命质量信息,最终收集到198例病例。所有数据按照人工髋关节假体不同共分为五组,A组骨水泥-金属对聚乙烯型,B组骨水泥-陶瓷对聚乙烯型,C组生物-金属对聚乙烯型,D组生物-陶瓷对聚乙烯型,E组生物-陶瓷对陶瓷型。收集到的数据使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进行经济性评估时同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安全性方面,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使用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E组在患者生活能力和行走能力恢复方面的评分高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使用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患者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VAS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照顾自己”这一维度外,其余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济性方面,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的材料费与住院总费用之间存在正向回归关系(Y=12546.08+1.06X,P<0.05)。D组和E组的成本效果比高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低于E组。另外,D组和E组的成本效用比也高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在围手术期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体相似,但生物-陶瓷对聚乙烯型与生物-陶瓷对陶瓷型材料更具髋关节日常功能恢复效果。使用昂贵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是住院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且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之间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差异程度不同,骨水泥-金属对聚乙烯型、骨水泥-陶瓷对聚乙烯型、生物-金属对聚乙烯型三种人工假体最具经济性,其次为生物-陶瓷对聚乙烯型人工假体。建议:对于经济负担重的高龄患者,可优先考虑骨水泥-金属对聚乙烯型、骨水泥-陶瓷对聚乙烯型、生物-金属对聚乙烯型三种人工髋关节假体;对于经济负担尚可的年轻患者,可优先考虑生物-陶瓷对聚乙烯型人工假体。并进一步提出规范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应用,促进人工关节产品国产化,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方式等建议,从而控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