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资料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所反映的战国秦汉时期巫术的内容、仪式、方法、用物等的纵向历史考察和横向剖面分析,力求揭示此一时期中国巫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特点及其对后世民生习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就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概念等问题作了交代。首先,笔者阐明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即从出土简帛文献资料入手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巫术信仰,以弥补以往学术界因传统文献史料记载不足而对这一时期中国巫术发展情况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其次,从巫术的研究概况及出土文献资料所见巫术内容的研究概况两个方面回顾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并简单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简帛文献资料,进而论及本文的研究目地、理论依据和主要方法;最后,就学术界对巫术、禁忌的概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本文所要讨论的巫术是从广义巫术,即包括基于交感原理之上的禁忌信仰在内的角度来展开的。第二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内容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三个小节组成。首先,在对出土简帛文献资料所反映的有关嫁娶生葬等民事活动中的巫术性资料作介绍的同时,对其中的嫁娶宜忌、两性交合宜忌、丧葬宜忌以及祈生孕育(尤其是胎孕求男、藏胞与妇婴保健)等巫术文化事象作了历史考察和深入分析,并对这些巫术信仰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原理以及其对后世民俗信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讨;其次,对时人有关出行归往的宜忌原理和出行归往中的巫术活动做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时人对于疾病炎异、梦幻休咎、农事宜忌等的信仰观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禁忌信仰和巫术方法。除此之外,笔者在对简帛文献所见巫术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时,还对基于阴阳五行学说之上的各种行事宜忌和巫术活动的原理做了初步探析。第三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仪式研究。笔者通过对巫术活动中施术者的形体仪式(如画地、被发、禹步以及形体禁忌行为——勿顾等)、口头仪式(如咒语、唾、皋等)以及巫符的使用等的考察,对巫术活动中的各种巫术仪式以及其所依据的信仰背景做了分析,探讨了此一时期巫术活动中已存在的巫术仪式对后世巫道术士的巫术性活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四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方法研究。笔者运用简帛资料、传统文献资料以及民族志、民俗学等资料,借助前贤的研究成果,从顺势律、触染律和反抗律等法则入手,考察了这一时期各种巫术活动所运用的巫术方法及其各自的操作原理。第五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用物研究。笔者从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以及日常祭、用品类巫术用物的角度入手,对这一时期巫术活动中所见巫术用物及其各自所具神秘灵力的信仰背景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就巫术用物对后世民俗文化及其民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其他巫术事象研究。这一部分涉及两个内容,一是对简帛文献所见施术者在具体的巫术活动中对时日、地点、方位的选择以及其所依据的信仰背景的分析;二是对具有“模式数字”性质的数字“七”在巫术活动中的大量运用及其信仰背景的考察。前者与古人基于阴阳五行学说而形成的天人感应式的宇宙观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有关。后者的产生是人类出于对宇宙空间、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及其与人体生命节律的感应关系的认识和崇信。第七部分,结语。这一部分旨在综上所述,予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