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古代陕西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在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它不断的融合并吸取秦地民间传统文化的营养,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自身规律。秦腔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及戏服、脸谱、舞台布景、道具的艺术造型上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本研究寻找幼儿审美心理特点与秦腔艺术的契合点,采择多样、趣味的秦腔艺术元素,有效科学地开展审美教育,促进幼儿的视觉、听觉审美感知能力及审美想象能力的提升,丰富幼儿审美教育理论,是一次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的尝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遵循“计划——实施——反思——再实施”的流程,选取西安市R幼儿园的一个班作为研究场域,与该班的主、副班老师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者与合作教师设计好行动方案、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之后,实践开展行动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阐释选题缘由,在参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做综述,界定相关的核心概念,探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秦腔对幼儿审美教育价值的理论剖析:借鉴美学、文化学、教育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充分挖掘秦腔对幼儿潜在的审美教育价值。主要包括:秦腔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提升幼儿的听觉、视觉审美感知能力;秦腔戏服、脸谱、舞台布景、道具的艺术造型蕴蓄幼儿的审美想象能力。第三部分,基于秦腔开展幼儿审美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者与合作教师将设计好的行动方案付诸行动,进入研究情境后,就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反思并作进一步调整与再反思的实践历程。行动研究中采取参与式观察法考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和言语表现;行动研究结束后从审美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评价方式与内容四个方面对本次行动研究的有效经验做出总结。第四部分,教育建议与研究反思:在行动研究后,研究者为了后期更好的基于秦腔开展幼儿审美教育为幼儿教师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包括教育意识树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角色参与、艺术氛围营造四个层面的相应建议。最后就研究者自身与本研究中的限制与不足进行了整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