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多样性特点。FEVR的临床表现、病变过程及遗传方式均呈多样性,且表现出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相互关系,检测中国FEVR人群中FZD4、LRP5、NDP、TSPAN12、ZNF408和KIF11基因的潜在致病变异。通过更全面认识FEVR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多样遗传方式,为FEVR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好地指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及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科就诊诊断的976例FEVR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例研究,其中722例患者同意行家系基因检测,对先证者基因组DNA进行FEVR相关的6个基因靶向测序及分子遗传学分析筛选疑似致病性变异位点,并通过Sanger测序对疑似致病性变异进行家系验证。采用ACMG指南及家系共分离进一步分析变异位点的潜在致病性。每个先证者和父母/亲属接受了适合其年龄的综合眼科检查,收集患者的主诉、性别、孕周、眼别、视力、眼压、眼部检查、影像学检查、家族史、治疗史等,以及对FEVR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排除可能存在相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同时选取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对比观察不同基因的临床多样性;(2)对比观察不同基因的遗传多样性;(3)对FEVR家系队列与对照队列进行LRP5,FZD4,ZNF408,NDP,TSPAN12和KIF11基因人群突变频率分析;(4)对比不同基因型的临床预后。结果:(1)通过回顾976例FEVR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共发现43例伴有多种临床表现的FEVR患者(4.4%,43/976),其中伴有早产史患者1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3例,牵牛花综合征3例,反向Drag-disc病变4例,黄斑前膜2例,脉络膜新生血管2例,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例,脉络膜缺损1例,小视盘1例,视盘血管炎1例,外伤性玻璃体积血1例,Coats-like 2例,上睑下垂3例,类眼眶蜂窝织炎表现1例及葡萄膜炎表现1例。(2)通过回顾722例FEVR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结果,其中基因检测阳性或疑似阳性的患者共计366例(50.7%,366/722),206例(56.28%,206/366)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其中单基因阳性335例(46.4%,335/722),共检测到269种罕见变异,包括134种潜在致病性变异(PPVs),135种临床意义未明确的变异(VUS),其中有77个新发现的PPVs和131个新发现的VUS。LRP5、FZD4、TSPAN12、NDP、ZNF408和KIF11的PPVs分别占队列的15.58%,22.01%,29.87%,14.29%,16.89%及1.3%,且以错义变异、移码变异、终止变异为主。鉴定了34个父母基因均阳性的FEVR家系(4.71%,34/722),共检测到65种突变,以LRP5基因错义突变最为常见。其中22个父母均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家系(3.05%,22/722)与65个父母一方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家系(9%,65/722)相比较,父母均携带LRP5基因突变的FEVR患者双眼病变重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父母一方携带LRP5基因突变组。335名单基因阳性或疑似阳性FEVR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8:1。临床表型与突变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恶性变异患者较错义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更重,主要以双眼重为主,较少为单眼发病。其中LRP5所占比例最高,NDP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最为严重,对称性最高,主要以双眼重为主,占比79.2%;KIF11自发突变占多数,伴有小头和脉络膜萎缩灶;ZNF408变异患者的临床表型最轻,主要以双眼轻为主,占比50%,其次是LRP5;TSPAN12的家族遗传性比率最高,对称性次之;约71.96%的患者小于3岁,FEVR患者大多数受影响眼的严重程度超过3期,而携带FEVR致病基因变异的患儿父母临床症状大多数无表现或仅为轻度表现。(3)不同基因不同分期的不同治疗方案,所有基因患者1岁以内手术占多数,5期患者平均达70.95%,3岁以内严重患儿均采取经角膜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或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大龄严重患者多采用常规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C3F8注入术,巩膜外加压或巩膜环扎术;1-3期进展期患者多采用玻璃体腔注药术和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情预后分视网膜漏斗样展开、视网膜后极部展开、前房积血、瞳孔膜闭、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胆固醇结晶、眼球萎缩等,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病情稳定。结论:(1)这是第一个报告伴有多种眼部异常的FVER患者的研究,FEVR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具有多样性。(2)我们的研究扩展了FEVR的PPVs谱的范围。其中LRP5所占比例最高,KIF11自发突变占多数,伴有小头和脉络膜萎缩灶。临床表型与突变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恶性突变的患者较携带错义突变的患者临床表现更重;临床表型与突变基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携带NDP和KIF11基因变异的先证者有更严重的FEVR表现,LRP5和FZD4的表现型的差异要比TSPAN12和NDP的多。大多数FEVR患者严重程度超过3期,而携带FEVR致病基因变异的患儿父母临床症状大多数无表现或仅为轻度表现。(3)本研究为首次针对父母基因均阳性的FVER家系患者进行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的研究。FEVR家系突变基因主要以LRP5最为多见,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最为常见。父母LRP5基因均阳性的FEVR双眼重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父母一方LRP5基因突变的双眼重的患者;87位患者群LRP5基因突变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FEVR已知致病基因人群突变率统计,统计结果表明FEVR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可能与其FEVR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数存在正相关。(4)不同基因突变致病的FEVR患者,根据FEVR分期的严重程度、累及范围及形态,有针对性的选择经角膜入路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或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FEVR,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所有基因患者1岁以内手术占多数,5期患者平均达70.95%,说明FEVR发病越早越重的患儿预后越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全球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病因。神经炎症是创伤性脑损伤后急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其在颅脑创伤后数分钟发生,并且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贯穿TBI起始及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过度神经炎症反应的手段对于改善神经功能预后至关重要。外泌体是细胞内的腔内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后,主动分泌
研究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全球性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的一种疾病,除原发的机械性损伤外,其继发损伤可带来包括脑水肿、神经凋亡、神经炎症等一些列病理损害,进一步加剧原发损伤所造成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但目前在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亟需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Semaphorin 3A(SEMA3A)作为semaphorin家
目的: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引发的神经退行性变机制多种多样,例如,弥漫性轴索损伤破坏微管功能,为tau和淀粉样蛋白病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环境。轻度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占头部外伤的大部分,与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和神经退行性变相关。重复性
目的:目前国际上尚缺乏颅脑创伤(TBI)引发的凝血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抗凝药因抗凝效果不佳、治疗手续繁琐及药物不良反应多而在实践中受到了诸多限制。新型抗凝剂ANV-6L15因其能靶向结合损伤部位并特异性的抑制组织因子(TF)/Ⅶ而发挥局部抗凝作用。但其在TBI中的抗凝作用疗效未知。本实验通过在体外与TBI小鼠体内验证ANV-6L15的抗凝作用,并探索ANV-6L15与微粒(MP)及T
目的:牙周炎是一组包含牙龈炎症和牙周组织破坏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目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与牙周炎的关系密切,但具体的调节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借助体外原代培养的健康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和体内小鼠实验探究SAA在牙周炎症发展过程中对免疫细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多元分析方法)、扩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的分析方法)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基因突变携带者脑组织的早期改变及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神经眼科学评价方法评估14名Le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PCO发生的病理基础。EMT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机制,Notch信号的上调、下调或结构改变与多种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阅片中的应用价值,为RVO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首先建立基于RVO患者FFA影像图片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使其自动识别并定量分析无灌注区,自动定位视盘与黄斑位置。其次利用所建人工智能模型定量分析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无灌注区面积与发生新生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为CRVO分型诊断提供可靠有效的预测
全面的介绍了仪表控制系统接地的分类、形式、原则和连接方法,以及在接地时应注意系统接线和电阻等。
目的:本论文旨在对比飞秒激光与传统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法对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变化情况,评估此类患者在不同白内障手术方案下的角膜内皮功能;并探索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飞秒激光技术的最佳手术适应症,以期重新定义术前“安全区”中央角膜厚度,避免不必要的角膜内皮移植;本研究通过飞秒激光技术,量化撕囊口直径,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