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头颅CT征象,分析其与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120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对象进行临床探究。根据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score, mRS),设为预后良好组(mRS≤2)和预后不良组(mRS>2)。其中,预后良好组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患者48例。对所有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特征数据。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中所纳入的各个变量,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性别、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溶栓前舒张压、卒中前mRS评分为0,1、发病到治疗时间的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上述因素可能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2)10%的患者经头CT影像诊断后,初步评估为完全正常,即无早期缺血改变和已存征象情况;80.83%的患者诊断为不正常但是无早期缺血性改变征象;9.17%的患者被评估为具有早期缺血性改变征象。(3)重度脑组织低密度、肿胀与静脉溶栓3个月的良好结局无显著相关性(P>0.05);可见梗死、低密度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等早期缺血征象与静脉溶栓3个月良好结局明显相关(P<0.05)。已存征象(脑白质疏松、脑萎缩、陈旧性脑梗死、颅内血管钙化)与静脉溶栓3个月良好结局无明显相关性(P>0.05)。(4)影像特征与静脉溶栓预后中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无明显相关性(P>0.05)。(5)将上述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溶栓前血糖高、溶栓前收缩压高、溶栓前NIHSS评分高,出现早期缺血征象是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的因素较多,头颅CT影像征象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局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头颅CT影像征象中的组织低密度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均与静脉溶栓后3个月不良结局有密切关系,但与静脉溶栓后48小时SICH无明显相关性。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溶栓前血糖高、溶栓前收缩压高、溶栓前NIHSS评分高以及出现早期缺血征象是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