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早期监测的”F-FDGPET/CT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及目的:术后复发转移是大多数手术切除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患者的死亡原因。经常规方法检查后,仍有很多术后复发转移灶被漏诊,到发现时已成晚期。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早期、全面、准确诊断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新技术与方法,以期提高肝癌的预后。目前,18F-FDGPET/CT在肝癌术后监测的作用尚未明确,研究欠缺。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肝癌患者应用18F-FDGPET/CT与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准确性的差异,探讨18F-FDGPET/CT在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指导意义。
材料与方法:61例术后病理确诊的肝癌复诊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一站式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及18F-FDGPET/CT扫描检查;或18F-FDGPET/CT检查1周内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分别按18F-FDGPET/CT,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结果进行肝癌术后再次分期,以病理结果和18F-FDGPET/CT检查后12个月内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18F-FDGPET/CT对肝癌复发转移再分期的准确性。应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肝内复发转移:按照复发转移病灶数目(perlesion)分析,18F-FDGPET/CT诊断敏感性92.9%,阳性预测值97.5%,准确性90.8%。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诊断诊断敏感性51.7%,阳性预测值83.3%,准确性62.2%。18F-FDGPET/CT比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能发现更多的肝内复发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01)。18F-FDGPET/CT证实55.2%不明原因甲胎蛋白升高患者肝内转移,44.8%患者肝外转移。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证实37.9%不明原因甲胎蛋白升高患者肝内转移,无法对肝外转移病灶做出准确评价。两种方法结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病灶的探测,因形态学变化或检测范围的局限,常规影像学技术无法检出,或无法准确评估的情况下。18F-FDGPET/CT显像能在病灶形态学尚未发生明显改变,早期、准确、全面的诊断肝癌术后肝内复发转移、肝外转移病灶。有助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第二章肝细胞肝癌局部治疗后肿瘤活性早期评价的18F-FDGPET/CT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及目的:虽然肝癌切除与肝移植术仍然是肝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但仅约20%肝癌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现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补充,各种方法局部治疗后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肿瘤残留、复发、转移等问题,影响患者预后。而且,由于受治疗后医源性因素影响,目前的常规医学影像技术在早期评估局部治疗后肿瘤病灶活性情况还存在困难。
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18F-FDGPET/CT与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对肝癌局部治疗后疗效评价的差异性,探讨18F-FDGPET/CT在肝癌局部治疗后疗效评判的价值,以及对补救性治疗决策的指导意义。
材料与方法:可评价的局部治疗肝癌患者共96例(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69例;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20例;125I粒子植入,7例)按研究方案入组,一站式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及18F-FDGPET/CT扫描检查;或18F-FDGPET/CT检查1周内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分别按18F-FDGPET/CT,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评价疗效,以病理结果和18F-FDGPET/CT检查后12个月内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分析18F-FDGPET/CT对肝癌局部治疗后疗效的准确性。应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8F-FDGPET/CT影像学诊断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残留的敏感性98.4%,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8.9%。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诊断敏感性89.6%,特异性72.7%,阳性预测值94.5%,阴性预测值57.1%。两种方法结果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1)。
18F-FDGPET/CT诊断RFA治疗后疗效:准确性95%,敏感性100%,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100%。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诊断的准确性70%,敏感性55.6%,阳性预测值71.4%,阴性预测值69.2%。
125I粒子植入术后:18F-FDGPET/CT能准确评价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代谢活性,准确性100%。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诊断的准确性57.1%。
结论:18F-FDGPET/CT对肝细胞肝癌局部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病灶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常规影像学技术相比,18F-FDGPET/CT显像能早期有效地评价肝癌局部治疗后肿瘤活性,克服治疗后医源性不利因素对疗效监测的影响,使肝癌局部治疗后的疗效监测方法更加准确和具有个体性。
第三章肝细胞肝癌合并静脉癌栓或血栓诊断与鉴别诊断的18F-FDGPET/CT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及目的: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肝癌患者常并发静脉癌栓或静脉血栓,静脉栓子的性质以及栓子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对于病情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意义,故对栓子进行早期的定性定位诊断显得尤其重要。
常规影像学形态上鉴别静脉栓子的性质有困难。本文旨在通过比较18F-FDGPET/CT与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对肝癌合并静脉癌栓、血栓诊断的准确性,探讨18F-FDGPET/CT在肝癌合并静脉癌栓、血栓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常规影像检查或18F-FDGPET/CT检查提示肝脏疾病合并静脉栓子形成患者23例,包括肝癌21例(其中13例肝癌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8例患者曾接受过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两例患者最后证实系肝脏良性疾病合并静脉栓子。入组患者一站式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及18F-FDGPET/CT扫描检查;或18F-FDGPET/CT检查1周内完成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以病理结果和18F-FDGPET/CT检查后12个月内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18F-FDGPET/CT对肝癌合并静脉栓子性质鉴别诊断效能。应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静脉癌栓有18F-FDG摄取,呈高代谢状态,糖代谢水平通常高于正常肝实质。静脉血栓无18F-FDG摄取,呈低代谢状态,糖代谢水平通常低于正常肝实质。
18F-FDGPET/CT对于癌栓与血栓性质的鉴别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全部符合,准确性100%。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诊断准确性63.7%,敏感性63.2%,特异性50%,阳性预测值85.7%,阴性预测值50%。18F-FDGPET/CT可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或良性疾病合并单纯静脉血栓,或继发于肝脏恶性肿瘤静脉癌栓的远端静脉血栓,肝脏增强CT四期扫描无法鉴别区分。
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在肝癌患者中准确判断合并静脉栓子的性质、鉴别静脉癌栓与血栓,明确癌栓累及静脉血管数目及位置,判断有无继发血栓形成,有助于对肝癌患者的病情做到进行准确的分期,指导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