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农民工回乡流动出现井喷。这一群体的大规模返乡流动以及随之出现的“返乡没意思,打工没前途”的心理认同困境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一群体被定义为“返乡农民工”,返乡农民工是一种社会标签,是指出生和曾长期生活在农村,有外出到城市务工经历(6个月及以上),调查时已返回自己家乡的农民工。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描述了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尝试性的做出了一些理论的探讨和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了返乡农民工认同感情况,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在研究中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在经过城市务工的洗礼后,家乡认同感强于城市认同感。通过后期的实证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较外出务工之前有所减弱,受到“外出务工时间”、“社会保障情况”、“从家乡获得支持”以及“家乡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可能对家乡有较弱的认同感;社会保障状况越好,他们就越可能对家乡有较弱的认同感;在外务工时未参加“同乡会”的群体家乡认同感较弱;家乡给予返乡农民工的支持越少,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越弱;与为外出务工农民工联系和互动越少,家乡认同越弱;家乡吸引力越低,家乡认同感越弱;家乡事务参与和知晓越少,家乡认同感越弱;家乡生活满意度越低,返乡农民工的家乡认同感就越弱。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对家乡认同在减弱,但仍有较强的乡土情结。多数返乡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很模糊,很难认同自己“城市人”的身份,但又认为自己异于未外出务工的家乡农民。大都认为城市不是自己的家,自己的真正归属是家乡,城市过客心理较强。本研究提出从制度安排和塑造家乡吸引力等方面来提升和培育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