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中间业务,正如传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一样,也成为构成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之一。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而金融改革提速的背景下,面临不断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机构丧失了之前可依赖的“牌照优势”,净息差面临较大缩窄压力且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后牌照红利期”这一最后的“肥肉”吸引着各家银行,积极主动为其布局,中间业务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中间业务总量或结构其中一方面的影响,为了对中间业务的收入总量及其结构对国有控股及股份制这两种性质的商业银行绩效各存在何种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梳理了与中间业务收入有关的相关理论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论文以2010-2014年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年报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构建面板数据,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对中间业务收入及其结构对国有控股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对今后在中间业务发展上的态度给予相应的建议。实证分析表明,对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来说,中间业务的开展抑制了其净资产利润率的提升,其中的其他业务收入对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作用为负;而对非国有的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来说却是恰恰相反,中间业务收入显著地促进了银行效益的提升,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能够显著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投资收益的影响为负,其他的中间业务收入的作用并不显著。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应一味地促进中间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根据商业银行的具体性质差别对待,国有控股银行可以继续进行相关传统业务的创新,而股份制银行可在现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并且所有的业务创新都应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当前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立体化的消费需求要给予满足,以促进绩效的提高。同时,当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监管部门也应顺应当前我国的这种趋势,健全相关法规和规范,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健康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应连同监管部门一起,做好风险的防控工作,内控外管相结合,共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