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海关工作中“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业务量日益增大与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主要矛盾,使得海关面向社会中介寻求专业资源辅助稽查的尝试成为必然,这也顺应了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海关稽查借助社会中介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化资源,拓展海关稽查辐射面、提升监管效率、加强企业管理、保证国家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是海关引入社会中介机构的主要力量,是协助海关参与保税核查等一系列海关稽查工作的重要队伍。然而,由于社会中介机构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向政府机构寻求庇护、独立性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这些问题导致了海关稽查在借助中介机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双方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法律定位存在争议,付费问题难以解决。本文正是以海关稽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问题为切入点,综合利用文献综述、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海关稽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可行性、必然性和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探索在海关稽查中引入社会中介机构的合法有效的途径:宏观层面,应加速中介机构的“脱嵌”,加速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微观层面,应明确现阶段海关与中介机构间的行政委托法律关系,探索海关向中介机构适当授权的可能性,针对付费问题,倡导采取区分对待的原则,根据被稽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付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