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话语行为受到其角色意识影响,这在谈话节目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以主持人理想化角色意识作为切入点,从主持人多重角色意识出发,分析谈话类节目的话语表现、话语特点及话语使用的心理机制。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主持人多重角色意识分析。通过与日常交际者和影视演员进行对比,发现主持人具有三种角色意识,即我是“主持人”(主持人的本色身份意识),我是“你”(主持人的舞台客体意识),我是“观众”(主持人的第三方意识)。其中,日常交际者缺乏第三方意识,而影视演员缺乏舞台客体意识。第三部分:主持人的本色身份意识及其话语分析。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与日常会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日常闲聊,而是带有传播任务的谈话,比如向嘉宾提出信息,并获取嘉宾信息;对节目流程进行控制等等。这些任务都需要主持人具有本色身份意识,这种意识下的主持人话语最有特色的话语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话轮的全面分布。第二,评价性话语作为话题转换的“边界话语”。第四部分:主持人的舞台客体意识及其话语分析。为了使节目能够完美地在舞台上呈现,主持人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塑造好嘉宾的形象;当嘉宾遇到问题障碍或尴尬处境,要及时给予协助;“群主持”节目中的主持人要时刻关注其他主持人的主持状态,若遇突发情况,需给予其主持搭档以援助等等。这些任务都需要主持人具有舞台客体意识,这种意识下的主持人话语最有特色的话语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否定性话语的挽回。虽然两类谈话节目都对嘉宾或他人的否定性话语进行积极挽回,但其中“群主持”节目中的否定性话语的出现次数明显高于常规访谈节目。第二,协助性话语的积极使用。第三,请求前话语的普遍存在。第五部分:主持人的第三方意识及其话语分析。为了使节目达到预期宣传效果,主持人需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围绕谈话内容进行概括,便于观众理解;不断复述信息,使观众无论何时收看节目,都能较快进入节目情境;需要照顾在场观众的意见,也需要考虑到不在场观众的需要等等。这些任务都需要主持人具有第三方意识,这种意识下的主持人话语最有特色的话语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姓名的复述。第二,附加问句的使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使用附加问句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从统计数据来看“群主持”节目的附加问句使用频率要高于常规访谈节目,由此我们推断“群主持”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更高。第三,人称指示代词的换用。第六部分: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