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事业发展势态良好,但研究泰国东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文章缺少。该论文选取泰国东北地区的玛哈沙拉堪大学、玛哈沙拉堪皇家大学、乌汶皇家大学、孔敬大学、乌隆他尼皇家大学、黎逸皇家大学、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等7所学校的350名在校汉语学习者及1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形式,对该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论文主要围绕该地区7所高校的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教材方面展开讨论。调查发现,泰东北7所高校在管理方面尚待加强,例如:汉语教学重视不够、普遍缺乏汉语教学大纲、教学课时安排不当、教师管理制度不严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普遍不高、教学经验严重缺乏、教师之间缺少交流、教学方法死板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动机不明确,内部动机不足,外部动机多变;融合型动机滞后,工具型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积极,畏难而推、半途而废现象较为严重,课堂集中力不高,迟到早退现象令人堪忧。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上使用不够,学生多依赖补偿策略,在社交策略上认知不深。教材供应不足,内容陈旧,不能较好满足学生需求。基于该地区7所高校汉语教学研究调查,论文提出了适当建议。首先,校方应加强汉语教学重视度;共同编制汉语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加强教师监管力度。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重点培养自身汉语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再次,学生应做到将内部动机作为学习首要影响因素,同时兼顾利用好外部动机影响作用;学生要端正汉语学习态度,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学思并行,轻松学汉语;集中思想、克服懒惰。加强元认知策略、善用认知策略;活用补偿策略、常用社交策略。学习者要以融入型动机为目的,发挥工具型动机感染度。最后,扩展教材来源途径;及时更新教材,注重学生所需。中泰合作背景下的高校汉语教学目前已发展成泰国汉语教学的主流趋势,本次调查的7所高校也都参与其中,论文最后就该模式发展问题提出不成熟见解,仅供学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