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情消费行为分析——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的考察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讲人情、重礼仪的国家,在农村社会中更是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行为取向,人情消费行为一直是中华民族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涉及到对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研究,从社会学视角看,农村人情消费行为是一种涉及人际关系、社会网络等社会因素的心理取向和行为取向。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升级。本研究主要是站在社会学理论的角度上,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农村广泛存在的“人情消费行为”这一微观社会现象的研究。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论题。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主要是对帕森斯社会行动系统及AGIL功能分析模式的论述与研究设计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介绍,并为下文分析农村人情消费行为存在的原因和功能分析提供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对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全面描述了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表现和特点。第四、五章是通过运用帕森斯AGIL功能分析模式,从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及其相对应的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和维持模式的四种功能范式,对人情消费行为存在的原因和社会功能分别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最后一章是针对不合理的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负功能,对其提出引导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的研究不仅促进了我国农村人情消费行为理论和研究的发展,有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结构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而且揭示了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乃至社会运作之所在,有助于引导人们在人情消费行为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督教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本文基于这一现象,以鲁中南三村的基督教信仰为研究个案,运用文献法
选用我国北方1950s~2000s这6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为试材,在3个种植密度下比较分析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品质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单交种更替
20世纪80年代,波澜壮阔的民工潮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而伴随着社会融入的过程,新老两代农民工
本论文的旨趣在于立足中国现实,运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概念与理论,通过对一个社区自治实践的调查和分析,尝试考察公共领域的产生途径和运作逻辑,公共领域的核心机制就是公共
学位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趋势明显、家庭养老模式偏好及独生子女政策效应显现等结构性因素并结合家庭团聚的现实需求的作用下,一个特殊的群体
当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强时,人们的社会性存在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由此便产生了很强的认同需要,社会认同机制的存在赋予了社会认同以可测量的维度。较之其它群体而言,中等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制度朝着市场化方向变革,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不断上涨,人口群体中医疗服务需求
学位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环节,作为直接民主的实践场所,其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民主选举和居民自治是我国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确立,久居农村,与城市隔绝的农民们有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受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导向,大规模涌入城市,“民工潮”成为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为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攻坚期。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逐渐走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