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1—2012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明沟排水、土壤改良剂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性、水稻根系活力、植株养分吸收、水稻群体质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冷浸田土壤和水稻植株在土壤改良剂作用下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明沟排水措施基础上,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够有效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延缓水稻群体衰老,增加水稻干物质累积量,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其中以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表现最为明显,成穗数较CK提升12.1%和10.7%,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68.8%和50.5%。脱硫灰处理下土壤Eh较CK提高20.8%;生物活性炭处理下土壤呼吸强度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CK增加67.6%和127.6%。表明: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群体质量,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作用最为明显,增产幅度最大。2土壤改良剂不但能够增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体内N、P、K养分含量,脱硫灰、生物活性炭及硅钙肥处理能够增加水稻籽粒和秸秆的N、P、K吸收量,其中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秸秆吸钾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2.2%和29.8%。同时土壤改良剂也能够提高土壤的pH和土壤的速效养分。其中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碳处理下碱解氮分别增加20.8%和21.8%;有效磷增加50.5%和48.1%;速效钾增加62.2%和57.3%。3除石灰处理外,其余各土壤改良剂处理均能提高水稻伤流强度、根冠比和生物量,增加伤流液中氮、磷、钾的输出强度,并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其中脱硫灰改良剂和生物活性炭处理对伤流强度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磷输出强度在灌浆期分别较CK处理提高29.60%和19.70%;根冠比在分蘖中期脱硫灰改良剂处理较CK提高31.6%。在明沟排水措施基础上,不同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有利于提升冷浸田水稻的产量,且随着改良剂施用时间的推进,其增产效果有逐季增加的趋势。就冷浸田改良而言,生物活性炭和脱硫灰改良剂的改良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