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意愿不断增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国家共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的碳减排政策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要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相对碳减排。“碳生产率”的概念涵盖了碳减排和经济增长这两大目标,因此,努力提高碳生产率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现有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提高碳生产率的关键因素,而国际技术溢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式。同时,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此背景下,研究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区域碳生产率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文章通过对四种国际技术溢出的渠道进行现状分析,来反映目前我国吸收国际技术溢出的现状。其次,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面板回归模型,基于2005年至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渠道的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比较。再次,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三个方面的基础吸收能力,采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最后,立足于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充分吸收国际技术溢出和提高碳生产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这四种渠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在我国的分布都存在极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溢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技术含量偏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这两种方式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吸收的技术溢出主要来源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偏低,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则主要来源于技术密集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商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2)从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看,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碳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没有促进碳生产率的提高,反而产生了阻碍作用。从分区域的实证结果看,通过四种方式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都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东、中、西部碳生产率的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均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吸收的技术溢出都只对东部地区的碳生产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却没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碳生产率的提高。(3)东部地区对碳生产率影响最大的是对外直接投资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其次是进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中部地区只有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促进了碳生产率的增长,并且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促进作用略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西部地区同样只有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作用力要略大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4)不管是从全国层面的实证结果看,还是从分区域的实证结果看,产业结构变量和能源结构变量都对碳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负向影响,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和煤炭能源的消耗都不利于碳生产率的提高。(5)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四种渠道吸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三个方面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研发投入强度越大,越有助于国际技术溢出的充分吸收。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三个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国际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