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浮盖山花岗岩岩石成因与地貌演化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盖山花岗岩体位于浙江西南部,武夷山北缘,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薄片鉴定、锆石LA-ICP-MS U-Pb测年、岩石主微量元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厘定了研究区内花岗岩的成岩时限,讨论了花岗岩岩石成因、成岩有关的构造环境,并且对浮盖山地区的地貌特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区的地貌演化过程。本文不仅为浮盖山国家地质公园增加了科学研究内容,并且为东南沿海一带的浙闽花岗岩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素材。该区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将分选磨碎的样品挑选锆石,并利用LA-ICP-MS U-Pb测年技术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测年,显示年龄为103.3±2.7Ma,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岩体富硅,高碱,低磷,富集Rb、Th、U,亏损Ba、Sr、Ti、P等元素,轻稀土略多于重稀土,Eu负异常明显,锆石饱和温度为761-791℃;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上,黑云母富铁贫镁,斜长石多属钠长石至更长石,体现钠质交代作用,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体,具有高钾钙碱性及后碰撞花岗岩特征。浮盖山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闽浙花岗岩A型、I型花岗岩构造环境相似,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华南板块后引发的伸展运动有关。浮盖山花岗岩景观地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石蛋分布广泛。浮盖山地区在中新世中期前地壳稳定,经风化剥蚀后抬升,至上新世中期再次形成稳定地壳,上新世晚期开始,地壳再次强烈抬升。花岗岩体在出露地表后,在发育大量节理、遭受强烈风化及发育晶洞构造的情况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导致现在地貌的形成
其他文献
铜陵是我国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重要地区之一,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一个Cu-Fe-Au-S多金属重要成矿区。本文以铜官山矿区的两个岩体和姚家岭矿区的两个岩体为研究对象。运
本文对CH_4和H_2的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数据以及分子动力学(MD)和Monte Carlo(MC)模拟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评价。所用的参考数据来自Setzmann and Wagner(1991)的CH_4自由能模型和Leachman et al.(2009)的H_2自由能模型或其适当外延结果。在CH_4的实验数据中,Trusler and Zarari(1992)、Atilhan(20
学位
现代花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是重建古植被及其演替历史的基础,同时也为恢复古环境、古气候提供重要依据。但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孢子和花粉产量各不相同,且花粉的保存能力(抗酸
MIL05035月球陨石是美国南极陨星搜寻项目组(ANSMET)于2005-2006年在南极米勒山收集到的,属于非常珍贵结晶月海玄武岩,是研究月球内部的窗口。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