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急性期全身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其对患者血气分析、肝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肝功能损害是否影响其凝血和纤溶功能。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患者自身前后对照和与健康组对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7例,入院后立即(B组)及第7天(C组)清晨空腹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同时取外周静脉血1.8ml加入3.2%枸橼酸钠1:9抗凝管中,2小时内30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层血浆分装在Eppendrofft管并保存于-70℃低温冰箱中,用ELISA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正常对照组(A组)30例来自本院健康查体者,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D-二聚体、AT-Ⅲ、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同时取外周静脉血1.8ml加入3.2%枸橼酸钠1:9抗凝管中,2小时内30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层血浆分装在Eppendrofft管并保存于-70℃低温冰箱中,用ELISA法检测PAI-1、t-PA和TFPI的含量。前瞻性研究CAP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治疗前与治疗1周时的差异,对患者血气分析、肝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时是否影响其凝血功能。为CAP患者是否应用抗凝治疗提供依据。结果:1.C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P患者经治疗1周时,常用炎性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GR)、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但仅CRP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P患者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凝血酶时间(TT)缩短(P<0.0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升高(P<0.01),凝血功能激活;抗凝物质AT-Ⅲ下降(P<0.01);反映纤溶功能的指标PAI-1上升(P<0.01),t-PA下降(P<0.01),纤溶抑制。经治疗1周时,以上异常指标均有所恢复,但FIB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T-Ⅲ、t-PA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P患者急性期肝功能受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P患者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下降(P<0.01),乳酸(Lac)升高(P<0.01)。6.CAP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不影响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肝功能正常与肝功能损害的CAP患者之间PT、APTT、TT、FIB、AT-Ⅲ、TFPI、PAI-1、t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急性期凝血功能激活,抗凝物质减少,纤溶抑制剂增加,纤溶激活物减少,机体处于促凝状态。肺间质纤维素沉积,肺换气功能障碍,血氧分压下降。肝功能受损,但CAP时出现的轻微肝功能损害对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无影响。经治疗1周时,CAP患者炎性指标下降,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有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