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核心目的是探寻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意识形态上却存有分歧,而这种分歧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两国领导互访的演讲中。本文以历任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发表的演讲为语料,试图分析总统演讲中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揭示美国总统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传播其意志和观点,以及如何利用语言帮助自己达到政治目的。
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编,语篇的这一特性被称为“互文性”。本文将语料中出现的声音分为外部声音和内部声音两大部分,分别指引语和说话者自己的话语。这里的引语借鉴了辛斌对于互文性分类中具体互文性的概念,指的是一个语篇包括含有具体来源的他人的话语。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演讲者如何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及演讲者如何将意识形态无形地融入自己语言中,以期影响听众。
通过对引语的来源,转述的形式,引语的目的和反复提及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本文试图揭示美国总统如何在演讲中融入他人话语,并使之为其演说目的服务。此外,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通过从及物性、情态、转换等角度的分析,揭露演说者自己的话语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
研究发现,一方面,美国总统访华演讲中的引语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既有引自美国本土著名人士的话语,亦不乏中国的名人名言,其最终目的都是增强演讲的说服力。这些引语的目的或者表达对华友好,或者表达些许不满,或者宣传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演说者通过间接转述等方式,将看似有根据的他人话语融入自己的演讲,从而更好地为其演说目的服务。而对历任美国总统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分析后,作者发现诸如“自由”、“权力”、“平等”等带有强烈美国意识形态观念的词汇高频出现。
另一方面,通过从及物性、情态、转换等方面对美国总统自身话语的批评性分析,作者发现演讲者话语中的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中所强调的多使用与美国有关的正面词汇。被动化使说话者可以将他所强调的内容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名词化则赋予原先动态的词汇以稳定的状态,从而更好地为演讲者传达主观意志服务。人称代词“we”的大量使用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听众有被重视的感受;通过大量使用情态动词“can”,“must”,等,演讲者使自己的话语更有权威性,从而将自己的意志灌输给听众。总而言之,无论是外部话语的选择,还是演讲者自身话语的组织,都是由演说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总统在访华演说中成功地运用互文性,更有效地传达意义并影响听众。
本文尝试从互文性出发,对所选语料进行批评性分析,这为政治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语言分析视角。研究证明,从外部和内部声音两个方面对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说话者的隐含目的。而演讲者无论是对于引语的选择还是对于及物性,情态,转换的选择,都是由其意识形态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