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但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过程中发现,仅仅从经济方面提供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等方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中既融合了重视人、追求人的理想状态,又超脱于两者的简单结合,作为一种理念具有更深厚的涵义,人文关怀是对人全面而深刻的关怀,尤其关注人的心灵、精神。人文关怀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育人本质的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价值取向出现扭曲贫富差距加大、高校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得当、家庭层面的关注度不够等原因,致使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会造成经济困难学生对生活缺乏激情、信心和诚信,缺乏感恩意识,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业和能力提升。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有效实现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迫在眉睫。首先必须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树立人文关怀的科学理念,改善人文关怀措施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从心理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次要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育人模式,优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运行模式;最后要全方位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氛围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教育环境。